邓小平称杀200人维持中共20年稳定 英政府解封六四档案


1989年在天安门情愿的

记者/主持人:董筱然

来源:希望之声  (记者董筱然综合报导)12月30日,国家档案馆(The National Archives)解封最后一批前首相撒切尔夫人(Margaret Thatcher)内阁的机密档案,而其中关于中共1989年六四屠杀学生的部分也首度曝光。其中文件中揭秘了时任中共总书记早已做好牺牲“200人换20年和平”的准备。
英国解密档案中说, 1989年5月20日,宣布戒严。同日,时任英国驻华大使唐纳德爵士(Sir Alan Ewen Donald)向英方发电报报告称,自己当天与专门研究中国政治和毛泽东思想的美国学者施拉姆(Stuart Schram)教授共进午餐时,对方引述中方人士消息透露,邓小平当时曾提出“杀200人可保20年稳定”(200 dead could bring 20 years of peace to China)的言论。唐纳德认为,这清晰反映出中共当局认为可以通过牺牲部分示威者来换取政局稳定,并为完成改革开放争取时间(the sacrifice of a number of demonstrators lives now would stabili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唐纳德还表示,虽然当时的谣言很多,但是他对施拉姆教授的话有所保留。直到晚间她瘦了来自国防部门的情报称,中共认为已经没有任何方法能够避免死伤(no way to avoid bloodshed),并已经下令政府医院员工上班,而中方也接获命令要求“采取必要手段”平定局势。此外,美国空军也对唐纳德表示情报的来源“非常可信”。
文件中还指,当时中共高层中在李鹏宣布戒严后,仍有许多人认为需要温和处理天安门事件,但民主运动令中共政府没有面子,于是一场血腥的镇压开始了。
屠杀学生27军与其他中共军队产生内讧 局势一触即发
这份解密文件表示,在屠杀后第二天,唐纳德向伦敦发电报,称执行屠杀任务的第27军,与其它军队产生冲突,局势“迫在眉睫”。在建国门外使馆区,有30辆坦克,他建议使馆人员远离门窗,以免误中流弹。
英国驻美大使Antony Acland在6月7日的密电中指出,第38军不愿参加镇压行动,但中央情报局(CIA)认为军中不存在另一股势力,对中国爆发内战表示怀疑
唐纳德在6月7日的电报中指北京局势进一步恶化,有手持武器的平民在长安街向东走向建国门外大街,有解放军在该处向天开枪,流弹打中英国人居住的公寓。而外交公寓附近有士兵驻守,预计有狙击手埋伏,大使馆门外警卫已由中共军队取代。
6月9日,邓小平以中共中央军委主席的身分接见戒严部队军官,当日唐纳德再发电报,称当局在北京展开大规模搜捕,群众恐慌不敢在街上逗留。中共军队陆续把烧焦的军车拖到路旁,并拆除学生和市民设置的路障,天安门广场内有装甲部队出现,认为坦克兵团仍驻扎该处。他又解读邓小平讲话,认为讲话中强调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方向无变,但全无提及1987年中共十三大赵紫阳当选总书记后的贡献,认为赵紫阳已经失势。
当时唐纳德决定撤离北京,建议港府用包机接载滞留在北京的港人,大使馆制定撤离计划,“如要在短时间内撤离500至600名人,港府应决定用多少架包机。”他又指虽然西方国家并无集体行动的计划,但已与美、加、澳洲等国大使馆密切联络。
六四后西方国家对中经济制裁 中共曾以《基本法》为交换条件换取英国援助
六四事件后,欧美国家一度暂停与中国的外交往来,部分更对华实施经济制裁。一封写于1989年6月21日的信件显示,时任英国国会议员夏米勒爵士(Sir Hal Miller)向撒切尔夫人表示,自己的一位香港老朋友传话称,时任中共主席的杨尚昆希望透过他接触英国政府。
中方建议夏米勒以个人身份在1989年7月到访中国,并与杨尚昆、邓小平见面,就中英关系、香港问题、贷款投资等议题进行商谈。而中方开出的条件是,如果英国愿意提供优惠贷款,那么中国将在草拟香港《基本法》一事上提供“更大弹性”。
虽然中方强调这并非官方会面,不过唐纳德以及时任港督卫奕信(David Wilson)担心这会被外界解读为英国政府轻易接纳“六四事件”后的中国,势必招致批评,因此提出反对。最后撒切尔夫人也放弃了中方提出的协商建议。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