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处级被省部级上赶着送钱 王大权在握为转型?

港媒评论,中“打铁还需自身硬”的主题同时也暴露了中纪委本身的问题。中纪委处级干部都能对省部级干部发号施令,谋取利益。反腐本身存在监督盲点,认为如果从体制上颠覆性,反腐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当局正在进行的监察体制改革,有观点认为换汤不换药,只是为中纪委扩权;但也有分析认为,这可能是习王试行“去党留政”,为政治转型铺路。

港媒:谁来监督中纪委?

1月8日,香港东方日报发表社论文章指,中纪委今年大会的主题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还制作了三辑纪录片加以宣传。这让外界了解到,中纪委本身也满布“内鬼”和腐败。

其中一个在纪绿片中出现的主角,是前中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主任魏健,原本是中纪委明日之星,处理过薄熙来、戴春宁等多件大案,中纪委形容,他原本是担任中央的“线人”,负责监察全国的贪官,但到头来却在金钱、物质、女色的引诱下屈服,反成为一些离心党员在中纪委里的代理人。

纪录片还点出了一个现象,就是中纪委内一个厅级、甚至是处级的中纪委干部,可以直接拿起红机电话(内部直线),对省部级官员发号司令,借以谋取个人利益。原因十分简单,中纪委掌握了各级官员的生杀大权,要整那一位,要放生那一位,他们享有很大的酌情权,就是这样,中纪委成为贪腐群中最有力的保护伞。

文章指,王岐山要杜绝这个贪腐缺口,模仿香港的廉政公署,由他的得力助手刘爽,主理新成立的中纪委检监察干部监督室主任,利用中纪委人员监督中纪委。但是,既然监督官员的纪委可以腐败,那监督纪委的人,难道又能保证他们不会腐败么?

文章称,没有甚么人怀疑王岐山反贪的决心,对他的个人操守也没有半点质疑,但王岐山总有离任中纪委书记一职的时候,继任人又能否得到公众同等的信任?

文章认为,中纪委反贪的这个盲点,其实亦代表了过去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盲点。如果不进行真正体制上颠覆性的改革,反腐只能为在任者带来短暂的掌声,但却为继任者埋下万劫不复的地雷阵。

习王推行监察委改革,政治转型前奏?

六中全会确立核心地位后,在不到半个月时间内推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并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设立试点。官方公布的《试点方案》中强调,"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域的重大政治改革,是国家监察制度的顶层设计。"

11月25日,中纪委官网报导说,王岐山确认监察委员会实质上是反腐败机构,是整合行政和检察机关中的监察、反贪力量成立的监察委员会。监督执法机关与纪委合署办公,其目的就是由中纪委统一领导,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外界认为,监察委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王岐山十九大留任铺路。王岐山很可能以将来的国家监察委主任身份留任政治局常委。

政论作家、时局分析人士陈破空先生表示,这个国家监察委仍然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为执政党服务,故而其监督和反腐的作用仍然有限。王岐山能否在政治生涯的有生之年,建立起中国自己的、真正的“廉政公署“,事关他自己的政治遗产。明年十九大开完,将是一个观察点,如果新成立的监察委,不能兑现王岐山“先治标后治本”、‘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的诺言,那么,这场所谓的“第三次政改”就是一场虚话。

时事评论员伦国智则认为,这个监察体制改革,实质是进一步扩大中纪委权力所搭建的一个新的机构,将原来党政的反贪监察力量全部纳入监察委员会,再由中纪委控制。这个机构由人大权力机构产生,从而获得体制内的权力合法性,比中纪委只能执行党内"家法"更加"名正言顺"。

伦国智分析说,国家监察体制若全面推行的话,就是在中央之下形成"四权分立",人大、、司法(法院、检察院)、监察委。设有监察权的政体,中国自古有之,现代民国时期,孙中山设计的"五权分立"之一就有监察权。

伦国智表示,习近平的权力是来自中共这个专制,目前习只能在这个体制之下做事。在中共专制之下,所有媒体都是中共的喉舌,根本不存在第四权。习近平进行政治改革设立监察权,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之下搭出四权分立的架子,将来若废掉常委制、抛弃党,那就是制的政体。

伦国智认为,从习近平一系列政治改革动作,习近平要实行总统制看来并非空穴来风,可以预料明年习近平还会有更大的举动来推进政治改革。

早在2014年,着名中国现代、近代史学家辛灏年已提出"去党留政"的理论。

辛灏年曾公开对习近平喊话,表示若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习近平,敢宣布解散中国,根据"去党留政"的需要,保留国家主席的职位,那麽,全中国的"去党留政",和全中国的和平,都将会赢得一个相当光明的进程。再倘若他能够在和平革命前期的看守政府中,积极领导政府从事正常的外交内政,努力推动和平革命,那麽,在人民选举中,他完全可能转而成为第一个"民选"的国家领导人即未来中国民主政府的总统,其德其功,必将为后人所称颂。

于飞报道

来源:阿波罗网于飞报道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