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打肿脸充胖子(王丹)

想当初习近平刚刚上台的时候,意气风发,豪情万丈,为了落实自己的“中国梦“,提出了“”的宏大,准备作为世纪性,为自己留下历史定位。当时的舆论也非常捧场,关于“一带一路”的讨论充斥了报章,沸沸扬扬,好不热闹。但是,不到两三年,“一带一路”热就大为冷却。如果有人检索关于“一带一路”的国际舆论关注度,应当不难发现,最近一两年,大家似乎把这个什么“一带一路”快要忘记了。大概是习近平自己也察觉到了这点吧,又或者是“十九大”将近,习近平需要一些政绩的展现为自己的连任壮大声势,前不久,在北京召开了“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终于使得这个计划再次被端上台面。

不过其实本来淡忘了也好,但是习近平大张旗鼓地为“一带一路”张目,反倒让这项好大喜功的所谓“新政”的后继无力与克难之处彻底暴露了出来。而台湾不少媒体随风而动,又开始鼓噪什么“台湾如果不参与到‘一带一路’之中,就会失去发展机会”之类言论,着实令人哭笑不得。

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被认为主要是为了去库存,对外输出过剩产能。但是国企以往的海外效益一向不佳,“一带一路”的进展可谓差强人意。这有数据为证:根据官方公布的资料,过去3年多来与“一带一路”有关的工程项目一共只完成5个,包括沙特一座炼油厂,孟加拉一座桥,巴基斯坦一段公路,在土耳其收购一座码头,在中国境内修了条天然气管道,另有6个在建项目。这些项目中4个是为了中国进口石油或出口天然气,与中国的直接利益有关;7个是为所在国建设改造基础设施,但所有项目由中国的大型国企施工,通过施工和原材料而回收。

另据英国《金融时报》引用中国官方媒体的数据指出,2016年中国对外投资增长了40%,创下新高,但是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下滑了2%,2017年前三个月投资同比下降18 %,充满了讽刺色彩。 《纽约时报》也有报道说,去年中国成立了一个新基金,为非洲基建提供极吸引的低息贷款,但条件是工程必须由中国国企主导,技术、利润均要由中国公司控制,但接受资助的非洲国家却要为此负上债务。报导指出,这并非真正的投资,而是为中资企业制造的机会。

总的看来,在工程项目方面,中国的投资,很大程度上与其说是援助性质,不如说是为自己的利益打算。这也不难理解,毕竟中国在提出“一带一路”之后,总体走势就开始下滑,尤其最近几年,资金外逃,大型国企效益不佳,外汇储备下降。中国“大撒币”还在进行,但是出手的阔绰程度不可能一直维持下去。而“一带一路”号称“东方的马歇尔计划”,既然是一种“马歇尔计划”,涉及到的国家自然会对中国的资金援助有高度的期待;如果中国经济一直向上,也许还可以满足这些资金需求,但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都不看好的情况下,习近平继续对外进行大量金援,就真的有点打肿脸充胖子了。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表面上风光无限,实际上是中国掏钱买来的风光,这种风光的背后,其实是心酸。而印度拒绝出席,欧盟诸国拒绝签署最后的声明,更使得习近平颜面尽失。国际政治奉行现实主义,你有钱的时候自然风光,大家都围着你转;钱不多了还要摆阔,别人对你就会三心二意;结果钱花出去了,真心朋友没有几个,剩下的当然只有心酸。

(文章仅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RFA 版权归RFA所有, 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经 Radio Free Asia, 2025 M St. NW, Suite 300, Washington DC 20036 许可进行再版。http://www.rfa.org。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