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每日头条

西安交大自杀博士与女导师聊天记录曝光

2017年12月25日18点半左右,西安一名校药理学博士杨宝德因不堪周老师奴役在浐河溺水身亡。

杨是硕转博,如果博士毕不了业,只能是本科学历,所以毕业压力很大。杨的硕导很喜欢杨,但因不能带博,所以将杨推荐给了博导周老师。我在此声明杨没有心理问题

杨曾给硕导发过一条短信,写到自己上了博之后,每天活在痛苦之中。?

?

?

?杨宝德是一个有理想的青年,他渴望能深造。在杨去世前一周,我们还商量着一起出国,等回国后就结婚。所以,当12月18日博导周老师答应给杨联系出国事宜时,他很高兴想考个英语资格证。12月21号却因为杨学英语而被,让他明白导师不会放他出国,因为先前许诺过让他去北医学习并未兑现。这样的空头支票比没有更让人绝望。

?事发当天上午有陌生座机打入未接,导师打了两个电话杨宝德没接,但微信回复导师说他现在在做,下午去找导师汇报结果。结果导师回复不用找了,就因为财务的事他没办好。

?

?

可是在21号时杨曾告知导师财务近期不能报账,所以他没想到是财务的事情。

?

导师的一句话让他明白,在导师心里财务琐事比杨宝德搞科研毕业还重要,做的好了是本分,稍有不对就指责。这是杨活着时发出的最后一条信息,博导的回复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杨是一个非常尊敬师长的人,不管别人如何对他,他总是温柔待人。杨为博导做了不计其数的事情,还来的却是冷漠对待和避而不见。直到27号,杨宝德母亲和哥哥来校,强烈要求见导师,周老师才勉强露面。特别是29日晚,得知杨宝德死讯,其导师甚至在第一时间将死者家属微信拉黑,再无法联系(杨的家人与导师的唯一联系方式)。

?

?自始至终,周老师都以腰扭伤为由不露面,事实情况是21号周老师告知杨腰扭伤,杨还表示了关心,周在23日监考硕士研究生政治考试时依然活动自如。30日我们向学校反映导师情况后,导师从学校其他老师那里要来了家属的电话,发了条很官方的慰问。31日晚上给杨的师妹和朋友打电话,说学校让他们代表导师周来看望杨的家人,后被所有人果断拒绝。1月1日,周筠在近十个人的护送下来慰问家属,结果连杨父母的面都未见,也没有对家属说一句话就走了(附有视频)

杨是个特别诚实的人,他不善于撒谎和拒绝。他一直觉得撒一个谎要用无数个谎去圆。杨很乐于助人,他帮过很多认识或不认识的人修过电脑,有人找他帮忙,只要力所能及,他总会去帮。正是这样的老,使得周老师一直把杨当奴隶用,什么活都找杨来干。

?

?

?

?

有师妹看不下去主动帮杨分担,结果被周训斥。杨经常被要求早上去停车场接送她去办公室,拎包送水;中午给她买饭,陪她吃饭(有时候即使杨已经买好饭在吃也得去),白天陪她逛超市;

?

?

周五晚去她家打扫卫生,给她擦车洗车,陪她出去应酬,酒桌上被要求给她挡酒,喝醉后还得陪她打麻将。导师在大群里了消息如不回复就私聊质问,上课的衣着也要杨来评价。

?

?

博导过分干预私生活。硬性规定中午不准睡觉,晚上十二点之前随时待命。讽刺的是,前面要求学生中午坐她对面看文献,后面给她女儿打电话一个劲的嘱咐中午要多休息。经常在十点之后找杨聊各种与无关的琐事。更有甚者,在晚上一两点还给她的其他学生发“小可爱、小宝贝”之类的话,吓的学生天天哭。

杨是一个自我要求很高的事,他想做的事情几乎没有做不成的。可是跟了周老师后,有太多他无法控制、也无法改变的东西。周老师在科研上没有给杨实质性的指导:转博一年多来,杨的科研没有什么进展。2016年9月到10月,周老师一直让杨做PPT汇报,听到其他人的一些新想法就让杨添加到PPT中,不管合不合适。杨每次汇报前都熬夜到凌晨1、2点,但汇报时周老师用几个小时甚至一天的时间指责杨的PPT格式不对,而没给出任何实验设计上的意见。这件事非常打击杨的科研积极性。后来,周老师终于同意杨做实验了,杨一个人有时忙不过来,想让师妹过来帮下忙,但周老师不同意。

?杨和我的关系很好,在12月12日杨用心地为我做了一个很有创意的生日礼物。我们的故事验证了那句“秀恩爱,死的快”。

?

自从见了我之后,周老师对我的印象很不好,不只一次地挑唆杨与我的关系。第一次见我时,非要追问俩人恋爱过程,后杨女朋友表示一开始曾拒绝过杨,事后周筠说杨不能有骨气点,拒绝了就不要了。第一次与今年才招的学生一起吃饭,就说我长的尖酸刻薄、丑人多做怪。还经常当着杨和其他学生的面说我不好。更有甚者,竟然撮合已有对象的杨和他师妹在一起。俗话说“宁拆一座庙,不拆一桩婚”,没想到一位名校教授竟是如此素质。

?

?

?博导总以富人自诩,以施舍学生为荣:经常带些剩饭剩菜给杨和他的师妹们吃,如果没吃被她发现就是一顿批评。当面说杨家里穷,甚至在见到杨家人时依然说自己对杨可好了,他家里穷,经常给他带好吃的。最后被杨的妈妈斥回:我们家虽然不是富人,但也是中等家庭,不差那几个钱。杨是个很节俭的孩子,他知道钱来之不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到了周筠这里就成了寒酸和穷。

因为学生的一句玩笑话,博导和杨抱怨了好几天。我真的无法想象杨的每天都过的多么谨小慎微,又受到了多少批评。

?

?

?

?

博士本该是国家培养的尖端人才,本该畅游于学术的浩瀚海洋,不断探究世界的真谛。然而,在这里,却成了一个打杂拎包的苦力。人格侮辱、尊严践踏、学术无果、出国无望,当所有的一切都压在一个诚实、善良、乐于助人且正直的博士身上,他对世界的绝望可想而知。

最后,我要向上面中除了周和杨之外所涉及到的其他人表示歉意,我真的不想连累你们,但为了还原真相我还是放出来。你们可以骂我是个自私的人,所有的骂声我全部接受,但请不要伤害和责骂杨和他的家人,他们都是好人,好人应该有好报,愿他们今后的路可以走的更好!

来源:微博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