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声2024年6月27日】(希望之声记者贺景田综合报导) 习近平6月27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官媒报导大肆宣扬“党内民主”、“党的全面领导”、“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有分析认为,在中国经济倒退、中美竞争加剧、台海紧张等紧张局势下,中共内部反习声音不断,习近平似乎只有“让步”,将习独裁让位给“集体领导”,以平息这种情绪。
中共官媒《新华社》报导,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7日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听取了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决定”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并将修改后的文件稿提请三中全会审议。
官媒报导称,这次征求意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
会议提出要贯彻8个“坚持”的原则,其中,首先提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并强调“必须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
值得注意的是,新华社的报导大肆宣扬“党的权威和集中领导”,提及习则表述为“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似乎在暗示中共将重回“集体领导”。
外界分析认为,中共三中全会会期一直延迟至今才定下来,似乎是习近平与中共其他势力的权利较量的结果。
就在三中全会会期确定的6月27日,中共两位前任国防部长李尚福和魏凤和被开除党籍和军籍,终止二十大代表资格,并移送军事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这是今年6月17日至19日,习近平在延安“亲自决策”召开的中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宣称的“延安精神”预示的大清洗所开的第一刀。
而这第一刀,恰恰砍到了习近平自己人身上。
淡江大学国际与战略事务研究所助理教授林颖佑指出,魏凤和与李尚福都是习近平上台后提拔起来的中共国防部长。
美国之音报导指出,前后两任国防部长在同一天被开除党籍,这在中共建政后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习近平在2012年11月作为中共最高领导人上台之后,几乎立即开始大权独揽。随着中国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许多中国人以及国际媒体就把造成危机的原因或责任与习近平联系起来。
今年2月12日,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发表一篇题为“习近平的偏执使中国变得孤立和封闭“的文章;2月14日,英国《每日电讯报》发表其助理编辑杰瑞米·沃纳题为“习近平将让西方为中国经济崩溃付出代价”的评论文章。文章写道,“中国经济正在崩溃……这证明了独裁政权总是注定要失败”。
旅澳自由派法学家袁红冰今年1月3日在台湾《自由时报》头版发表文章称,据中共体制内良知人士通报,以刘少奇之子刘源为核心的红二代群体达成政治共识:
一、指责习上台十年彻底背叛邓小平改革开放路线,倒退回文革时期路线,最严重的是习正推动战时体制,准备发动台海战争;
二、习近平摧毁中共民主集中制,经济民生恶化,社会危机一触即发,对外搞战狼外交,中国在发达国家体系成为公敌;
三、提出改造中共,转化为中国社会民主党,走向民主社会主义议会政治体制,放弃武力威胁台湾的国策和改善外交等。
袁红冰文章称,参与反习联署的红二代包括刘源、邓朴方、胡德平、陈元、马晓力、罗点点,还有叶剑英、贺龙、徐向前的子女等等,包括薄一波的子女(除狱中的薄熙来之外)。
香港《南华早报》6月17日刊发了对北京大学退休法学教授贺卫方的专访,并透露这样的信息:“黄河长江有时确实会倒流,但总的来看,仍在向东流。”
这些报导都在传递一个信号,习近平的独裁不仅受到海外媒体的批评,在中国国内也不受欢迎,无论是中共党内还是在学者圈内,习近平的政治权威和地位都受到质疑。
英媒BBC中文报导,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比惯例晚了将近一年,在确认召开日期前,国际舆论的揣测和分析纷纷扬扬。当前的中国面临内外压力,中共三中全会是否会迎来一场突破性的改革之会?
位于北京的安邦智库在发给BBC中文的分析报告中表示,“我们在各地调研时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声音:中国现在需要一次类似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议,要有振聋发聩的重大改革来打破僵局,给全社会带来信心。”
不过,从6月27日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来看,中共所谓的“全面深化改革”,并非“打破僵局”的“振聋发聩的重大改革”,只是习近平表面上可能做出一种“让步”,党内独裁的成分似乎让为给“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中共似乎又回到了“集体领导”。
如今,中国经济的倒退,中美竞争加剧、台海紧张与美欧的科技封堵等,习近平似乎难辞其咎。习“让步”的目的或许是要平息中共内部出现的不同声音或反习情绪,而6月27日的会议提及一个日期:“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似乎在暗示,习希望以自己的“让步”换来更长的任期。
中共统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骗。维持大面积的对华广播不断传递真相,就是持续地给中国注入希望。希望之声邀请您和我们一起携手努力。欢迎点击了解详情。
本文章或节目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三中全会暗流涌动 习这样做大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