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每日头条

中共发就业24条救急 被曝7大死穴

作者: 阿波罗网王笃若

阿波罗网王笃若报道/当局9月25日发布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24条意见(下称《意见》),提出“持续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应对当前严峻的失业局势。意见包括推动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劳动力和困难人员的就业,强调完善就业公共服务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并呼吁通过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等方式增加就业机会。然而,专家指出,这些政策隐藏了7大死穴,揭示出中共政策内在的矛盾与难题。

一、政策自相矛盾

中国经济严重衰退的情况下,中共一方面提出要解决青年失业,另一方面却推行延迟退休政策。这一矛盾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紧张局势。16至24岁的青年在2023年6月达到21.3%的历史新高,而8月起中共当局停止发布这一数据。问题专家王赫对大纪元指出,延迟退休本是为了缓解压力,但这一举措与促进青年就业的目标相互冲突,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二、失业数据掩盖

中共政府停止发布青年失业率,引发外界质疑。尽管《意见》强调促进就业增长,实际失业状况被隐瞒。旅美经济学者黄大卫对大纪元指出,真实的青年失业率可能已超过25%,而官方数据掩盖了城镇和农村失业的差异。停止发布数据的行为使外界对的实际情况产生更多疑问。

三、的结构性问题

中共试图通过调整高校专业、扩大理工农医等领域的招生来缓解就业压力,但中国高等教育与就业市场的脱节问题愈发严重。尽管《意见》提到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越来越多的博士和硕士毕业生却被迫从事基础性工作,甚至竞争相对低端的岗位。王赫指出,这种现象反映出中共体制内教育与实际需求的错位,无法通过简单的专业调整解决问题。

四、政策执行的空洞性

《意见》中提出的灵活就业和创业支持措施,被批评为空洞的口号。旅美中国维权律师吴绍平认为,中共的这些政策缺乏实际落实能力,地方政府由于财政困难,根本无法支持这些就业计划的执行。虚假的就业数据和政策形式主义充斥各地,政策的实际效果微乎其微。

五、体系的危机

中国老龄化和经济衰退的双重压力下,社保基金面临巨大缺口。虽然《意见》提出扩大社保覆盖面,但灵活就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因缴费与回报不成比例,纷纷退保。黄大卫指出,80%以上的社保和医保资金被体制内人士占用,政府拒绝向社保基金注资,导致养老金危机日益加剧。

六、高校扩招与就业脱节

《意见》试图通过扩大高校招生、调整专业结构来解决失业问题。然而,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未得到根本改善。硕士与本科生之间的就业竞争加剧,“本研倒挂”现象频现。王赫指出,尽管中共调整专业以应对就业市场变化,但这种调整无法真正解决人才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

七、经济恶化与就业困境

中国经济下滑导致大规模失业,《意见》虽试图鼓励青年到基层和中小企业就业,但缺乏有效的支持措施。黄大卫认为,中共的这些政策更多是宣传,没有实质性减税或增加福利的政策支撑。经济恶化使得政策执行更加困难,就业问题的解决依旧遥不可及。

原文链接中共发就业24条救急 被曝7大死穴(图),来源:阿波罗网王笃若报道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