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艘飞船,它背对着地球而去,却一直拍摄的地球的照片传回地球,而今,已经飞离地球超过了231亿公里,这是目前人类可以联系的宇宙飞行器的最远距离。
它为人类传回了非常宝贵的科学数据,包括一张张地球的“照片”,在看了这些照片后,科学家更加笃定,人类并不是唯一的生命。今天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是怎样一艘神奇的飞船。
旅行者并非简单的旅行
人类为了探索太空,发射了很多探测器,比如阿波罗1号2号探测器,新视野探测器,星尘号探测器,然而里面极为特殊的,是旅行者1号探测器。因为当它升空的那一刻,它注定是不回头的奔向“远方”。
在1977年,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了一颗命名为“旅行者1号”的宇宙探测飞行器。起初它的任务只是前往木星、土星和海王星做探测任务的飞行器,同时期还有“旅行者2号”。
但是,这台旅行者1号在完成任务后,还有一个“彩蛋任务”,那就是飞进星际空间,“有多远飞多远”。为何要这么安排呢?
其实,在安排旅行者1号飞天任务的时候,就带着人类探知宇宙的好奇心,希望探索到宇宙同伴的美好愿望升天的。因此,科学家在旅行者1号里面放进了一张金唱片。
金唱片的内容被称为“人类文明”,它涵盖了整个人类文明历史与地球信息。比如:有地球自然环境的声响、各种动物的鸣叫声、一共有55种不同语言讲出的问候语,还包括音乐、图像。
这张金唱片用铜所制,表面镶嵌金膜。它目的是希望以此为媒介,如果碰到地外文明,可以让他得悉地球同类的存在,展示我们的友好,也让它们理解我们所住的星球。这唱片的表面还有一张“使用指南”,就是用氢原子的量子态跃迁图当基准,以此标识唱片如何播放。
因此,旅行者1号在太空中孤独的飞行,但却是任重道远,尽管至今仍未能给人类找到“太空伙伴”,但是它却给地球带来各种惊喜与震惊。
旅行者1号首先是前去探索木星和土星,在升空的两年后,旅行者1号到达木星,并拍回木星的细节照片。而且还记录下木星上面的大红斑,还有极光现象。大量的资料发回地球,也让科学家进一步的了解木星。
一年后,旅行者1号又到达土星,对于这个巨大的,由氢和氦组成的气体星球,进行了探测,这让科学家识别更多土星环系统内个微小结构,细化了对土星的认识。
之后,旅行者1号便向着外太空飞去。在1995年,成功的到达太阳系边缘,而在2012年,旅行者1号正式穿越了太阳圈,进入到星际海中。
根据飞船传回的信息,在突破边界的时候,温度升3高到5万摄氏度。由于太空粒子低密度的原因,飞船并没有受到实质性的损害。
这颠覆了人们对星际真空的概念。表明了星际空间拥有更多数量的带电粒子。另外这些粒子的飞行速度也超乎想象,达到惊人的800公里每秒。
可是由于核电池的寿命所限,其实质是电池相关的热电偶装置的老化,从而让能量转换效率的下降。因此也让电池寿命缩短。
我么还可以看到,此时阳光中的一束光刚好穿过地球。这幅照片是由60帧拼接而成,拍摄视角偏离黄道面约32度。
拍摄这张照片飞船还没有飞出太阳系,就可以看到地球已经如此渺小,要知道太阳系的直径大约是2光年,而整个银河系直径由20万光年。放在银河系里的太阳系,比照片中的地球还要小,小到几乎不存在。
至今,旅行者1号已经飞跃了231亿公里,并预计到2025年时,旅行者1号就会失去与地球的有效联系。到时候,旅行者1号还能飞多久,这个太空“漂流瓶”能否被某种生物获取,就无从得知了。
在旅行者1号带来星际数据之前,我们认知太空只能靠推演。但是,旅行者1号传来真实的数据,推翻了之前的推演或猜想。比如星际介质中的粒子状态与运动情况,还有宇宙射线与粒子的碰撞情况。
这些数据表明了,按我们目前的知识与认知,是无法参透宇宙的。我们获得的知识在面对宇宙时,显得那么的无知与原始。如果有宇宙中的高等生物的存在,按人类与地球,实在太不屑一顾了。
地球与人类在星际中实在太普通啦,我们已经找出了数万个适合居住的星球,但是没有能力对其进行探测,他们的距离太远了,连现在旅行者1号都望不到。
难道就没有硅基生物,氨基生命等存在,而这些早已超出了人类目前所能够理解的,因此,越是看到星际空间的真实形态,越是相信宇宙间,肯定会有其他形态的生命的存在。
人类的探索是不会停步的,越是对太空进行探索,越觉得地球的渺小;越是掌握了更多的数据,越是颠覆我们传统认知。
旅行者1号所带来的震撼,让许多科学家都开始怀疑,人类绝不会是宇宙中孤单的存在。希望在未来,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更多的太空奥秘会被解开。
来源:黑科技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