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琼瑶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小说创作、影视拍摄、商业帝国的建立,则能看到琼瑶的另一面,她的独立、强大、严苛,甚至冷酷。以及,尽管她的遗书对财产分割只字未提,但这一切其实早就毫无悬念的安排好了。
25亿庞大的商业帝国
琼瑶绝对有泾渭分明的两面。
感性的一面,让她情感饱满的写下每一个字、每一个人物、每一段或轰轰烈烈或缠绵悱恻的爱情,影响了几代人。
理性的一面,则帮助她不受资本摆布,她强大独立,凭一己之力,用她的严苛和冷酷打造出25亿资产的商业帝国。
琼瑶的商业帝国始于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窗外》。这部小说不但让琼瑶一夜成名,也救活了濒临停刊的杂志《皇冠》。
小说负责造血,影视则是琼瑶取之不尽的提款机。而且形成良性循环,小说火了拍影视,影视火了小说再版,以这条产业链为基础,琼瑶成立了可人、怡人、仲杰三家公司。: 0:30
出版、影视、广播剧、艺人经纪……琼瑶虽然过世了,但她的商业帝国肯定会如常运转,继续造血和通过各个领域攫取利润。
琼瑶的文字是温暖的、深情的,但她的另一面,则是严苛和冷酷并重,完美主义的化身,她不能容忍自己作品的任何瑕疵,从小说到影视。
一般来说,作家卖掉版权,在影视改编环节不会干预创作,但琼瑶是个异类。
她自始至终出现在创作的各个环节,而且不是提意见、给建议,而是拥有决策权,这应该是和她合作的基础。
比如她拥有演员决定权、可以自由删减情节,甚至要求重拍。和内地合作之后,大部分的改编作品都是在内地拍摄,琼瑶哪怕不来,也会一丝不苟的“遥控”,她要求每天把拍摄完经过粗剪的素材寄回台湾,由她把关行还是不行,而且会针对各种细节提出调整要求。
终于熬出头,儿媳接棒执掌江山
琼瑶过世,之所以遗产分配没有见诸媒体,是因为完全没必要。
纵观琼瑶的庞大商业帝国,她膝下只有陈中维一个儿子,目前是家族公司的制作人。那么遗产肯定悉数由陈中维继承。
陈中维和母亲不太一样,琼瑶从来不认为自己只有“作家”身份,她曾公开说过,“我从来不标榜自己是个了不起的艺术家,我应该是一个出卖自己劳动力和智力的商人。”
抛头露面、打拼江山,很显然琼瑶觉得商人要比作家身份更重要。但陈中维相当低调,近年来甚至很少出现在公众面前,专注于创作。
所以,陈中维继承的是“遗产”,儿媳妇才是接棒执掌“江山”。
何琇琼入行超过40年,1982年就开始担任综艺节目的制作经理及编剧。1986年在《一剪梅》担任副导演,可以说影视的各个岗位她都很熟悉。: 0:26
之后何琇琼在琼瑶的艺人经纪公司担任总经理,前文提到的可人、怡人、仲杰三家公司,可人由琼瑶掌舵,后两家的总经理早就是何琇琼了。
可想而知,没有了琼瑶的指挥和束缚,未来的何琇琼,可以放开手脚,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来源:光影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