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前夕,中国网友在法国街头摆摊的视频火了。
在巴黎大集上,陈火火女士摆摊卖的是一些中国制造的纸扎品。
尽管这些祭祀商品与西方有着很深的文化隔阂,但意外的是,老外接纳起来竟没有半点儿障碍。
特别是纸扎的法国特产LV包包和给宠物烧的猫粮狗粮,竟很快就卖空了。
还不知道国外冥府物流系统跟国内一不一样。
中国纸钱就已经占领欧美市场了。
中国丧葬品出海势头正猛。
根据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显示,目前,中国祭祀用品的买家涵盖了美国、俄罗斯以及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比利时、荷兰、瑞士、希腊等欧洲国家,其受欢迎程度还在持续攀升。
存量时代,中国“纸活”在大洋彼岸找到了它的增量市场。
“天地银行”战略出海。
老外对中国祭祀品的关注度由来已久。
很久以前,“老外烧冥币”就已经是一个网络上的跨文化现象了。
2010年左右,就有YouTube博主宣传中国人烧冥币,祭拜祖先的仪式。
于是越来越多老外加入烧纸钱大军。
尽管他们可能并没有完全理解中国祭祀文化的意义和内涵,但也为日后中国冥币出海埋下了伏笔。
后来真正将中国纸扎用品推进国际主流视野的是一位法国艺术家。
2016年,艺术家Patricio Sarmiento于台湾旅游时,发现了纸扎这门东方特色工艺。
2019年,他邀请了台湾这家百年传承的糊纸店,在法国举办了名为“极乐天堂”(Palace Paradise)的艺术展。
展览中,有纸扎冥宅。
导致西方友人常常将这些“阴间百货”当作东方“工艺品”来欣赏和品味。
比如,有外国游客在中国旅游结束后,将一匹纸扎马当作工艺品买走了。
但他们对“纸活”持有的一种跨文化的兴趣和审视,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纸扎用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接受度。
直到最近几年,冥币快速入驻欧洲线上线下商超,结合中国纸扎百货在跨境电商的推动下得以大量曝光,中国丧葬品才在海外爆发式走红。
各种heaven bank、hell bank发行的美元、英镑、欧元、越南盾等纸钞冥币;
以及国际大牌奢侈品;
来源:酷玩实验室
共同组成了时下最in的现代“阴间百货市场”。
难以想象市面上惊现的这些纸扎用品,背后代表了多少生者的心愿。
在琳琅满目的精品百货跟前,就算是外国人也走不动道了。
02
小说里所有A市大佬的资产配置,在米北庄的摊位上都能找到原型。
“中国殡葬第一村”河北保定米北庄,既是中国丧葬品出海背后的重要推手,也是推动西方祭祀文化升级的头部供货商。
在这里仅冥币、寿衣、骨灰盒的种类就已经超过一万种,光是花圈上的“奠”就有20种写法。
阴间系统里的价值观在这里得到了全面的展示。
在地上奋斗几辈子都得不来的荣华富贵,来到这被瞬间去掉了所有0。
你见过8块8一台兰博基尼吗?
也不必烦恼车到手无证驾驶,或者车出事没有保险。
驾驶证、行驶证、保险证,万证俱全。
带停机坪和空中泳池,送房产证和土地证。
空调、电视、冰箱、衣柜、洗衣机、热水器、饮水机、微波炉、消毒柜、保险柜,过日子十件套,30块统统拿下。
麻将机配齐了牌友。
在米北庄购物,就像迷失在全世界汇率最低的百货乐园。因为“钱”在这里是最不值一提的。
1000张万万亿的冥币也才不到3块钱。
翻过金山银山,你看到玉皇大帝的头像印在100万亿美元上,终于领悟了冥间国际金融中心所在。
米北庄像哆啦 A 梦的口袋,让一切都变得唾手可得。
之前看到有人讲,一个96岁老奶今年来这里回购了她的第三套寿衣,因为之前买的寿衣不仅穿不下,还过时了。
最近几年各地流行文明祭扫,很多地方禁止烧纸钱,米北庄的电子祭祀品也应运而生。
比如带LED的电子花圈,但这一类产品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
“在很多老人眼里,只有烧掉了才是给逝者的,电子的东西都是骗鬼的。”
所以,烧东西到底是不是真的有用,越发成为大家心中的一个谜。
03
定制化产品服务,是丧葬市场的必然趋势。
近些年,丧葬产业带上的老板都在寻求增量市场,于是搞了网店。
2019年,米北庄光是在1688支棱起来的卖家就有将近120家,采购商也大批从线上涌入。
表面上看,网络渠道抓住了更多批发商和年轻人。
比如在以往传统的丧葬市场,大家在纸扎品购置上只能遵循祖先留下来的几个标配选项:纸人、纸马、纸钱、花圈。
在物质生活平淡的过去,大家或许还可以接受。
但如今形式单一、没有个人纪念意义的祭祀物品,注定无法满足现代人未尽的个人心愿和情感表达。
因此私人定制化的纸扎用品服务成为了当下丧葬市场的必然趋势。
比如有人通过定制医生白大褂和工具纸扎品,帮哥哥实现做医生的愿望。
突然感到丧葬产业并不晦气,它反而比任何生意都要纯洁,它帮忙传递了生者无法直接传递的最真挚的缅怀之情。
Loki经营着一家跨境电商纸扎用品店,一个老外找到Loki,希望他能按照最新的LV包袋,制作一个纸扎包。
原来老外的女儿意外离世,生前对这款包念念不忘,但他当时没有舍得给女儿买,让Loki制作纸包,是为了弥补自己的遗憾。
“女儿离世一年多,他久久不能释怀,一直为不能给女儿买包袋而懊悔不已。
但是,这个纸袋子让他的情绪稍微平复,在某种意义上,他完成了女儿的心愿。”
“一人一单”的定制模式虽然费时费力,但它显然承载了人们高度个性化的情感需求。
从宏观上讲,死是一件普遍现象,但个体的死亡却是一件极其私人的事。
尾声
在游戏纸扎品网店的评论区,意外发现“死”无比真实地存在于我们身边。
在这些或长或短的文字中,你会看懂生者的留恋,也能理解仪式感给人带来的精神慰藉。
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是我们能在网上看到的最平静的文字。
对死亡的恐惧,在这些平静的叙事中消融了。
“烧些纸,知道亲人在另一个地方能过得好一些,自己就能开始学着向前看。”
来源:酷玩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