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药品的品质参差不齐,连官员都受不了!近来中国医界普遍反映,中国国产药品药效不稳定,甚至出现服用后“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的窘状,相关话题更成为地方“两会”的热门话题。
大陆药品的品质参差不齐,连官员都受不了!近来中国医界普遍反映,中国国产药品药效不稳定,甚至出现服用后“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的窘状,相关话题更成为地方“两会”的热门话题。
综合陆媒报导,近日召开的今年上海“两会”上,由医界高层担任的政协委员郑民华等20名委员提出一份报告,内容指出“关于在药品集体采购的背景下如何能够用到疗效好的药物”,所谓的集采药就是“由政府主导集中采购的制度”采购的大部分是国产药。该报告中也直白点出,部分集采药药效不稳定,但医生在临床使用时却没有选择权,呼吁官方为价格较贵的“原研药”(进口原厂药)留出使用空间。
上海瑞金医院普通外科主任的郑民华直指,集采药由于价格低,药物品质不稳定,存在着“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等现象,医师面对病患的反映与质疑很无奈,因为没有选择权,“向上级反映也没渠道”。
他表示,在符合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可以从医院药房(在有库存的情况下)或者正规的零售药店获取原厂药,北京朝阳医院心脏内科主任医师的北京市政协委员卢长林也透露,许多医师反映,集采药与进口药或原厂药相比,疗效欠佳。
卢长林主治医师表示,经临床发现,剂量相同的新型口服抗凝药中,进口药可有效预防病患中风及肺栓塞等;但使用集采药的患者,发生中风、肺栓塞的比例增加。同时,集采药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大,甚至还出现过敏反应,代表药物纯度不够,制作技术有问题。
报导中也指出,一名不愿具名的大陆北方某三甲医院的麻醉科医师透露,和原研药相比,中国国产麻醉药“效果稍微差一些”。为何出现品质上的差距,他直言可能是成本导致部分药厂“责任心不够”降低了制药的品质管控。
据了解,近六年来,相关单位集中采购10批药品,其中绝大部分为中国国产药品,进口药及“原研药”比例已降到仅约5%,医师已注意到严重性,挺身提出报告,盼解决问题。
来源:三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