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革新与低成本精准打击
普林斯谈到,乌军在面对俄军坦克的猛烈攻势,前线人员不得不发展新的应对策略。战争初期,乌克兰军队最初使用商用无人机投掷手榴弹或反坦克火箭弹的成型装药弹头来攻击俄军装甲部队。
如今,这项技术已经进一步发展。他提到,前线人员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小型弹头,前端装有铜制锥形内衬。当炸药爆炸时,冲击波会将铜内衬转化为高速高热喷流,穿透坦克装甲,甚至可贯穿T-72坦克后方的弹药舱(bustle)。
而装配成形装药弹头的第一人称无人机(FPV)最大射程可达15公里,且每位士兵都能轻松携带6架。他认为,这种技术象征精准打击的民主化(democratization,普及化而非技术垄断),因为它的成本低廉且高效。
120倍成本差异,颠覆传统武器
一架市价仅500到800美元的无人机,经过软件修改,加上3D打印的弹头与装满钢珠的杀伤性载荷,总成本低于3000美元,但其战场效能却不逊于昂贵的武器系统。
相较之下,雷神公司(Raytheon)生产的标枪飞弹(Javelin)单枚造价高达15万美元,而其发射器更要价20万美元,考虑到标枪导弹的射程仅2700至5000米,普林斯强调,这样的技术变革颠覆了传统的军备,让战场上的攻守局势发生重大变化。
乌俄双方电子战与反制
俄罗斯在电子战领域非常擅长。他们能够在数周内破解美国精确导引武器的导航与通讯链,使其失效。相较于效率低下且臃肿的五角大楼,乌克兰战场上的前线人员正在从“车库中”(garage,小作坊手作)创新技术,寻找新的生存与作战方式,以应对电子干扰。
例如,传统的美国拖式反坦克导弹(TOW Missile)采用光学追踪、线控导引的方式,导弹发射后会释放光纤线缆,透过光纤传输控信号。现在,这种技术被应用到无人机上,使其能够在无电波环境下隐匿飞行,航程可达10公里,甚至能够穿越建筑物内部,执行精准猎杀。
这些创新技术正在加速推动战争模式的变革,让精准打击变得更为普及,彻底改变了现代战场的态势。
来源:鱼莫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