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2年2月1日,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写下“开辟荆榛逐荷夷”的光辉篇章。不料隔年,37岁的郑成功却突然因病离开人世。临终前,郑成功收到一封信:“治家不正,安能治国乎?”令他气到下令要部下杀死自己的妻子、长子和孙子。这封信到底是谁寄来的?为何一代名将却要对自己的妻儿老小痛下杀手?
1662年2月1日,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写下“开辟荆榛逐荷夷”的光辉篇章。不料隔年,37岁的郑成功却突然因病离开人世。临终前,郑成功收到一封信:“治家不正,安能治国乎?”令他气到下令要部下杀死自己的妻子、长子和孙子。这封信到底是谁寄来的?为何一代名将却要对自己的妻儿老小痛下杀手?
回顾郑成功的一生,大家只知道他是抗清名将、国姓爷,却不知道他其实是一名中日混血儿。出生在日本九州平户的郑成功,本名森,字明俨,号大木,父亲郑芝龙是一位有名的富商,自己组建商船队在中日海域上进行贸易。
后来郑芝龙投奔同乡、大海盗李旦,受到江户幕府征夷大将军德川秀忠和平户藩藩主松浦隆信的重视。松浦隆信送宅邸给郑芝龙,郑芝龙遂在平户定居,认识了名门望族出身的田川氏,两人日久生情,成为了异国夫妻,1624年,在日本生下郑成功。
凭借父母创造如此优渥的家境,郑成功的童年无忧无虑,在大众的想法中,他必然会成为一个胸无大志的纨綔子弟,但恰恰相反,郑芝龙与田川氏对儿子管教严苛无比,要他规行矩步,知书达礼,将来考取功名,光耀门楣。
小时候读书郑成功便是班中最刻苦用功的人,加上天赋异禀,成为了班中的学霸。并在1638年考中秀才,成为南安县二十位“廪膳生”之一。如此家境不俗又才华洋溢的少年得到了礼部侍郎董飒先的青睐,将自己的千金董友许配给他。
1644年,郑成功进入南京国子监深造,正当他想为国家作出贡献时,大明王朝气数早已走向末端,不但朝野贪腐横行,闯王李自成的部队攻入北京城;清军也带着强军逼近明宫。崇祯皇帝自缢的消息传至南京金陵,一心想要报效朝廷的郑成功再也无法安心读书,于是投奔了父亲反清复明的军队之中,成为明末清初持续时间最久的反抗势力。
1645年清军攻入江南,郑芝龙降清、田川氏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与宗族在中国东南沿海继续抗清,他仰赖沿海地区的税款与东洋商路维持部队,自1657年起,郑成功三伐江浙,九征闽粤。郑军一度从海路突袭围困清江宁府,然最终仍遭清军击退,仅得凭借海战优势固守厦门、金门两岛。
1659年,郑成功采纳何斌的提议,准备攻取台湾以解决粮食问题,为此他断绝与荷兰商人的贸易往来。1661年,郑成功率军约2万5千人自金门料罗出航,横渡台湾海峡,先后在攻占普罗民遮城、热兰遮城,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援军,以大员(今台南)为基地建立承天府。
意气风发的郑成功原本计划再攻打吕宋(菲律宾北部岛屿),却被一个消息气昏了头,收复台湾的隔年,37岁的郑成功却突然急病去世。郑成功的死至今仍是一个谜,但与他的儿子郑经脱不了关系。话说某日郑成功在处理公务时,一位士大夫突然闯进门来,告诉他长子郑经犯下伦理错乱的大错,原本郑成功对儿子信任有加,以为是谣传,不料事实真相却让郑成功怒发冲冠。
郑成功的四子郑睿年纪尚小,由乳娘陈昭娘随侍他的饮食起居,不料长子郑经却与陈昭娘渐生情愫,偷偷生下一个儿子(郑克𡒉),家中添丁消息不胫而走。郑成功想起儿子郑经曾禀报他和侍妾产下一子,原本他还很开心要当阿公了,不料竟是与乳娘所生。郑成功志在反清复明,身为将军要做表率树立威信,儿子竟做出这样离经叛道的事情,还瞒着自己闹得满城风雨。
不久郑成功收到了长子亲家唐显阅的家书,信中指责郑经胡作非为,背叛妻子,罔顾法纪,做出丧尽天良之事。信里一句话更戳到了郑成功的痛处,“治家不正,安能治国乎?”郑成功羞愧难当气急攻心,生了一场大病,没想到又接连传来噩耗,父亲郑芝龙遭清军杀害,郑家祖坟还被清军盗挖,让郑成功的病情雪上加霜,口吐鲜血,一病不起。
在病榻弥留之际,郑成功仍旧想着长子和乳娘的事情该如何解决,才能给亲家和天下一个交代。几经思量后,郑成功做出大义灭亲的决定,召集群臣下了最后一道命令,将自己的长子郑经,四子的乳娘陈昭娘及他们的孽子郑克𡒉全部诛杀。“子之过,母之错”,自己的妻子董友在家未曾做好监督教导之责,也要一同受罚诛杀。
大臣们起初非常为难,若要按照将军的话诛杀他的妻子,长子和孙子,岂非太过残忍,而且台湾也不能失去首领,需要郑经接任统领大局,大量宗亲为董妃、郑经母子求情,还暗中通报郑经逃跑,后来郑成功死后,弟弟郑袭自立为王,郑经从厦门东征克台夺下大位,尊母亲董妃为“王太妃”。陈昭娘虽躲过死劫,但最终无法抵受谣言攻击,产后抑郁而终。
1681年,郑经病逝后不及三日,冯锡范为拥立自己的女婿郑克塽为延平王,借口监国郑克𡒉不是郑经亲生子,联合刘国轩发动“东宁之变”,董妃素来对世孙有偏见,认为其夫是被世孙给气死的,因此在听信冯锡范等人的谗言,下令罢黜郑克𡒉并收回其王位与王印,不过冯锡范等人杀害郑克𡒉后,董妃又为此感到后悔不已。同年,董妃逝世于北园别宫。
遗憾的是,郑克𡒉遇害时,其正室陈妃已怀有身孕,并于绝食数日后投缳殉死。今台南市延平郡王祠有“夫死妇亦死君亡明乃亡”之联追忆郑克𡒉夫妻。历经了这么多纷扰,1683年,郑克塽夺位才两年便举国降清,明郑王朝正式告终,令人不胜唏嘘。
来源:三立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