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曾俋理
在北约主导的“拉姆施泰因旗帜2025”(Ramstein Flag2025)战术空中演习中,荷兰空军与美国国防承包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成功展示了 F-35“闪电II”隐形战机的即时数据共享与跨军种协同打击能力。
在北约主导的“拉姆施泰因旗帜2025”(Ramstein Flag2025)战术空中演习中,荷兰空军与美国国防承包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成功展示了 F-35“闪电II”隐形战机的即时数据共享与跨军种协同打击能力。
这次演习是首次于美国境外实现 F-35机密数据的实时传输,被视为第五代战机作战效能的重大里程碑。演习期间,一架 F-35战机自荷兰吕伐登空军基地(Leeuwarden Air Base)升空,在模拟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环境下执行任务,精确定位敌方地面目标并进行目标识别。
该战机透过臭鼬工厂(Skunk Works)开发的开放系统网关与先进数据链,将收集到的即时情资传送至荷兰本土开发的“Keystone”指挥与控制系统,进而下达给火箭炮部队,完成对地目标的精确打击。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指出:“火箭炮攻击了地面目标并确认成功击落(目标),有效完成了闭环攻击。”此次演习验证了 F-35不仅能作为高性能战斗平台参与空中作战,更具备作为战场核心资讯节点的能力,扮演如美式橄榄球中“四分卫”的角色,统合感测与打击资源。
F-35的战场价值体现在2大优势上:首先,凭借其全向匿踪能力、先进航电与高端传感器,使其可于高威胁环境中执行任务;其次,其强大的网络化作战能力,能同时作为传感器平台与射手,迅速将战场资讯共享至友军单位,提高联合部队的整体作战效率。
此次与 F-35协同运作的并非防空系统,而是地面火箭炮部队,显示出 F-35已不再局限于空优作战角色,更是联合作战中贯穿“感知—指挥—打击”链条的核心节点。洛克希德‧马丁补充:“透过解锁 F-35的海量数据,臭鼬工厂作战指挥中心使盟军防空与反导系统能接收精确目标情报,进一步提高探测、跟踪与击杀的能力。”
这次演习展现出 F-35跨国跨军种协同的潜力,也象征着未来战争模式正从单一武器平台竞争,转向高度资讯整合与网络指挥的多维战场体系。对于台海或其他潜在冲突热点而言,这类以数据为核心的作战能力,无疑将成为影响战局胜负的关键因素。
来源:新头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