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謝宜哲
美国太空军官网指出,马斯克的 SpaceX、联合发射联盟和蓝色起源赢得美国太空军总额达135亿美元(约4,387亿2,300万台币)的火箭发射合约,有效期至2029年。美太空军是在川普政府第一任期内成立的,现已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焦点,随着川普政府开始第二任期,全球目光都集中在美太空军的未来,美太空政策也将做出相应改变。
根据《南方周末》今(22)日的报导,美国总统川普1月20日宣布建造美国“铁穹”导弹防御系统,并于1月27日签署行政令。2月阿拉斯加州共和党参议员苏利文和民主党参议员克莱默提出“铁穹法案”,提议为2026财年拨款195亿美元(约6,337亿1,088万台币),其中9.6亿美元(约311亿9,875万台币用于太空技术)。
川普“铁穹”导弹防御系统计划中的太空部分,旨在整合不同项目下正在开发的太空技术,这一规划也反映出美太空军未来的重要部署动向。
美国第一部署动向是加速部署“高超声速与弹道跟踪太空传感器”(HBTSS)。美国2024年2月成功发射2颗 HBTSS卫星,并将基于中视场火控演示技术,结合“分布式作战人员太空架构”(PWSA)跟踪层的宽视场预警和跟踪技术,开展为期2年的在轨测试。
美导弹防御局2024年6月表示,HBTSS卫星在导弹发射后成功收集到了相关数据,接下来将对飞行数据进行评估。
川普“铁穹”导弹防御系统计划提出加速部署 HBTSS卫星,形成大规模天基传感器网络,实现对高超声速导弹等目标的预警探测和全程跟踪。
HBTSS卫星项目由美导弹防御局、太空军和太空发展局合作开发,将于2028年正式启动,是美高超声速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计划作为太空传感器原型演示项目,采用高精度的中视场传感器,可将火控级跟踪数据通过“弹道导弹防御过顶持续红外架构”(BOA)传至“指挥控制作战管理与通信系统”(C2BMC)。这些数据对于实现导弹防御武器的交战至关重要。
美国第二部署动向是是构建“分布式作战人员太空架构”监视层。“分布式作战人员太空架构”(PWSA)项目原名为“国防太空体系架构”,由美太空发展局负责,旨在建成一个可负担、可扩展、有韧性的低轨巨型星座。该架构由传输层、跟踪层、监视层、威慑层、导航层、战斗管理层和支持层7个功能层组成,现阶段建设重点为传输层和跟踪层。
川普“铁穹”导弹防御系统计划提出,将开始构建 PWSA监视层,对已识别时敏目标进行全天时、全天候监视。
美太空发展局2023年4月发射首批 PWSA第0期10颗卫星,并于11月使用传输层卫星完成首次 Link-16天地传输试验。2024年8月一颗 PWSA传输层0期卫星与美军一艘航空母舰成功连接,首次实现从第0期卫星到美海军舰艇的 Link-16网络连接,标志着0期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塞拉太空公司2024年11月宣布,其承研的 PWSA第2期导弹预警卫星设计方案已通过太空发展局初审,将开展卫星的设计、生产、交付、运维工作,预计在2026年进行部署。
约克空间系统公司的一颗通信卫星2025年1月与 SpaceX公司的导弹跟踪卫星,成功进行首次低轨跨供应商激光通信链路演示,2家公司通过激光通信链路,使传输层与跟踪层卫星能够快速安全地传输信息。此次演示任务成功破解了 PWSA项目中不同供应商、不同层级卫星之间的通信障碍难题。
美国第三部署动向是开发部署“天基拦截器”。“天基拦截器”项目始于1983年前总统雷根在“星球大战”计划中提出的“天基拦截器”项目,该项目计划构建一个在两百至一千公里外层空间建立一个以天基定向能武器为主、动能武器为辅的多层次、多手段的弹道导弹防御体系,但由于技术难度和成本等原因,最终该项目被取消。
美国导弹防御审查部门2019年认为,天基传感器和潜在拦截弹对于助推段防御具有显著优势,为此将研究开发和部署能够进行助推段防御的天基导弹拦截层。该审查要求,导弹防御局准备一项关于天基传感器和拦截弹的后续研究。
川普“铁穹”导弹防御系统计划强调开发和部署能够进行助推段拦截的分布式天基拦截器,意在重启“星球大战”计划。
来源:新头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