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风险,从来不是关税,是市场对未来的混乱预期
美国经济正在发生一场悄无声息的转向。
过去的繁荣,华尔街主导;
接下来的增长,川普说要让主街也搭车。
怎么做?
三步走:加关税、减税、再放松监管。
这一整套组合拳,不只是政策堆砌,每一步都环环相扣,有备而来。
第一步:打关税,重塑全球贸易格局。
不是为了收税,是为了重振制造业。
当年全球化热潮,中共国2001年加入世贸,短短几年,美国制造业岗位直接蒸发370万个。
59%的制造业工作岗位流向海外,换来的是物美价廉的商品,还有空心化的工业基础。
有人说可以“补偿失败者”——发点钱、搞再培训。
但这真能修复被掏空的社区、拯救被失业击垮的家庭吗?
川普上台后直接出手:加关税。
不只是为了让美国工人回到车间,更是为了国家安全。
口罩、药物、芯片,不能再靠外国供应。加税,逼外企建厂,重构供应链,全为一件事——把制造能力拿回来。
第二步:减税,不是给富人,而是让工人喘口气。
2017年“减税和就业法案”,第一轮试水见效快。
低收入家庭净资产增长速度,反而超越了高收入群体。
现在要做的,是把曾经的临时减税永久化,并加一码:小费、加班、社保收入——通通免税;
工厂建新厂、买新设备——可全额抵扣;
买美国造的汽车,贷款利息,也能抵税。
这不是鼓励消费,而是用政策杠杆把工厂搬回美国,实打实地鼓起中产的钱包。
第三步:拆除监管,释放建造力。
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让事情动起来。
怎么办?
从能源开路。阿拉斯加153万英亩开放开发,液化天然气项目解封,汽油价格比去年同期便宜50美分。
为了让AI数据中心、晶圆厂、电厂和新产业能真的落地,川普设立“国家能源紧急状态”,直接清除一堆拖慢建设的监管枷锁。
还要帮地方银行松绑,为的是让小企业也能贷款建厂搞生产,不被那些大而不能倒的巨头压死。
三步政策,看起来各打各的,其实是一台三缸发动机:加关税,把工作拉回来;
减税和抵扣,让家庭和企业有钱可用;
松绑监管,让基础设施和科技快起来。
这三者合一,才能推动真正意义上的“再工业化”。
现在,机器已经启动。
四月新增岗位17.7万个,超出市场预期;
年初至今,私营部门新增超过50万个岗位;
通胀回调,物价十几年来首度下降;
普通家庭光是拜登时代留下的管制被废除,就能节省2100美元。
这只是热身。
等到2025年下半年,真正的引擎声才刚开始轰鸣:更多工作岗位、更强制造业、更高生产力、更稳的国防成本、更低的家庭税负,能源便宜,债务减少,美元依然强势,还能摆脱对中共国的依赖。
川普的目标不是回到过去,而是打造一个能让华尔街和主街一起前进的未来。
让“被遗忘的美国人”,重新站回经济舞台中央。
必读!
美国财长贝森特Bessent在华尔街日报发表专栏文章。真正的风险,从来不是关税,是市场对未来的混乱预期
贝森特这篇文章明确清晰准确的向市场表达川普政府的经济政策。美国经济正在发生一场悄无声息的转向。
过去的繁荣,华尔街主导;
接下来的增长,川普说要让主街也搭车。
怎么做?… pic.twitter.com/9zhfGweAGo— 墓碑科技 (@mubei7777777) 点此链接观看视频或图片 May 4, 2025
来源:X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