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至7日,扩容的金砖集团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峰会,成员国数量首次增加至11个。《新苏黎世报》发表评论,金砖集团内部,各成员国立场相差甚远,金砖集团的神话正在破灭。
评论写道,金砖集团从2009年成立至今的历史表明,真正实现了经济崛起的只有中国一个国家,并非整个全球南方。而金砖集团所倡导的新型国际关系,也同“公平”关联不大。
这篇题为《破灭中的金砖神话》的评论写道:“从对乌克兰的武力攻击和占领中,就可以看出俄罗斯希望制定怎样的国际秩序。中国则对俄罗斯发起的侵略战争在外交、经济和技术层面上予以支持。至于在中国占领下,台湾的处境是否会比俄罗斯占领下的乌克兰顿巴斯更好一些,恐怕谁都无法断言。更严重的是,中俄两国都以赤裸裸的权力视角来看待整个世界,他们所信奉的信条是:强者当然可以为所欲为。中小型国家至多只是猎物与操控对象。只有强国才能享有真正的主权。
在这一大背景下,朝向金砖国家的权力转移已经不再受到广泛追捧,取而代之的则是对中俄等欧亚专制国家主导的反西方阵营的担忧。西方关于金砖的讨论,也从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转为紧张和担忧。
然而,这种恐惧在很大程度上也只是一种假设而已。仔细观察之下不难发现,金砖绝不是一个有凝聚力和行动能力的集团。尽管俄罗斯和中国总是在幕后谨小慎微地采取统一行动,以达到通过金砖国家构建反美势力圈的目的,但大多数成员国对此议程并不认同,或者仅提供有限度地支持。
首当其冲的就是印度。该国是除日本之外,亚洲同中国抗衡的另外一个重要国家。尽管当前出现了一些摩擦,但印度仍在不断加强与美国的合作关系。印度之所以加入金砖,是因为它不愿意在中国和俄罗斯主导的地区政治中缺席。毕竟一旦中俄与巴基斯坦联手,将成为印度在安全政策领域的最大噩梦。”
评论指出,出于经济和政治利益的考量,巴西和南非都一向注重同华盛顿的良好关系,而真正认同中俄两国反美立场的金砖成员国只有伊朗,但由于受到以色列的持续打击,伊朗的影响力已经今非昔比。
评论最后写道:“尽管俄罗斯在本国境内生产着伊朗无人机,中国则购买了几乎全部伊朗产石油,但在伊朗同以色列的军事对抗中,中俄并未真正伸出援手。
中国极力推动的金砖扩容行动,事实上只是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无论是新成员国,还是老成员国,都不愿意对中国俯首称臣,而是更希望强调各自的立场。
在今年4月底的金砖外长会议上,各方甚至未能就一份联合公报达成一致。中国要求对美国贸易政策进行严厉谴责,其余成员国却拒绝附和。最终,今年的轮值主席国巴西只能发表一个声明,呼吁建立多边贸易体系,但没有提到美国的名字。”
来源:德国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