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過敏、鼻竇炎傻傻分不清楚? 一個癥狀教你判斷


很難區分

記者/主持人:李 智

台灣全民健康基金會近日報道:鼻過敏、鼻竇炎都是國人常見的鼻病,其實,這兩種病雖然相關性很大,卻是「兩件事」,不宜混為一談。

台大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台大醫學院耳鼻喉科副教授葉德輝,接受《好健康》雜誌諮詢時指出,從來看,鼻過敏、鼻竇炎有一些共同的癥狀,如打噴嚏、流鼻水、流鼻涕、鼻塞、頭痛等,但鼻過敏通常是流清清的鼻水,鼻竇炎的分泌物比較會有黏稠的鼻涕,有時是黃鼻涕或綠鼻涕,這是因為鼻竇炎多是細菌感染造成,鼻涕混合了一些鼻腔對抗細菌的而變得黃黃綠綠。此外,鼻竇炎還會有鼻涕倒流、頭痛、嗅覺不好等癥狀。

為了區別兩者,醫師會詢問詳細病史、檢驗血清有無過敏抗體存在、或進行頭頸部X光檢查。若鼻竇內有鼻涕積存,影像中鼻竇腔內會有一些模糊的灰色呈現,據此診斷鼻竇的。當然,也有可能同時存在兩種問題,通常鼻竇炎並有鼻過敏的人,上會比較麻煩。

不過,並無研究證實鼻過敏的人也比較容易有鼻竇炎,因為在鼻竇炎的病人里並未發現有較高的鼻過敏比例,所以這兩種疾病不見得有因果關係。也就是說,有鼻過敏的人別以為一定會得鼻竇炎,但也別以為鼻涕流不停就一定是過敏,疏忽了鼻竇炎的可能性。

你是鼻過敏還是鼻竇炎?

鼻過敏與鼻竇炎的區別

鼻過敏治療主要靠兩大類,抗組織胺和類固醇噴劑。組織胺是鼻過敏時產生的大量發炎物質,很多癥狀都是因為組織胺被細胞釋放出來,導致鼻子發癢、打噴嚏、流鼻水,用抗組織胺就是要針對組織胺予以抑制。類固醇則是可以抗發炎反應的藥物,對全面性的發炎都有效。兩種藥物一起用,效果較全面。如同要阻斷一條河流,光是截斷上游和上下游一起截斷相比,兩種加成,效果最好。

鼻竇炎拖成慢性 恐需
鼻竇就是鼻骨裏面有一顆顆的小空泡,空間比較複雜,開口很窄,好處是臟像灰塵顆粒等不易進去,壞處是裏面一旦發炎,也不易排出。像一般感冒時鼻竇也可能發炎,若不嚴重,會自己好起來,一旦發炎過度,靠自己的黏液纖毛運動無法緩解,髒東西積在裏面惡性循環,鼻竇炎就會加劇,甚至從急性演變成慢性。

所謂急性鼻竇炎就是3個月內好轉;病程超過3個月、且經積極治療還沒好,就是慢性鼻竇炎,兩者治療方向不同。急性鼻竇炎用藥治療還有機會痊癒,慢性鼻竇炎因鼻竇里充滿了髒東西,類似膿腫的狀態,所以得靠外科手術清除乾凈,讓鼻竇恢復到具有自我清理功能。

外科手術的原則是把鼻竇開口狹窄的地方放寬,讓髒東西容易出來,並清除鼻竇內的發炎物質及腫脹黏膜。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