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網路圖片)
記者/主持人:岳文驍
來源:希望之聲 (記者岳文驍綜合報導)中印對峙和北戴河會議的敏感時間,中共副總理汪洋外訪南亞,被認為事關其十九大上位。有觀點認為,種種跡象顯示,中共高層換屆在即,即使中印開戰也會在十九大內部權斗決勝之後。
中國外交、國防、宣傳系統密集發聲炮轟印度,擺出為開戰造勢的姿態。但《蘋果日報》8月17日刊發的李平評論指出,9月有金磚國家(中國、俄羅斯、印度、南非、巴西)廈門峰會,中印衝突不會升級;而10月或11月有中共十九大要舉行,中國也不會在這之前向印度宣戰。因為中共高層權斗熾烈之際,不是冒險出擊之時。
中共副總理汪洋近日出訪巴基斯坦和尼泊爾,引起外界關注。汪洋8月13、14日與巴基斯坦總理阿巴西、總統薩達姆先後在伊斯蘭堡會面。14日又抵達尼泊爾進行為期4天的訪問。汪洋15日同尼泊爾副總理兼聯邦事務與地方發展部長加奇恰達爾舉行會談。
這是中印從6月18日在洞朗地區發生對峙以來,中共高層首次出訪南亞的兩個國家。
港媒前述評論文章認為,汪洋近日連訪巴基斯坦、尼泊爾,是中國繼續向印度施加外交壓力、避免戰爭提前爆發。
汪洋出訪之際,正是北戴河會議的尾聲,習近平等中共高層近日已陸續露面,證實歷來是權斗重要場合的北戴河已結束這輪爭鬥。
港媒文章特彆強調說,汪洋是北戴河會議后第一個公開露面、出訪的政治局委員。身為副總理,汪洋主管的是對外經貿和農業。他未見他回應美國發起針對中國的貿易調查,卻在這時展開外訪,既顯示他十九大升任常委已成定局,可能出任全國人大委員長,由經貿轉向禮儀性領域。同時也顯示中國無意開戰,會持續施加外交壓力。
對於中印開戰的可能時間,文章認為會在十九大內部定局之後。因為在權斗分出勝負之後,主政者更有動機對外宣戰,以宣示權威。
1955年3月出生的汪洋,在胡錦濤主政時曾與江派暗鬥,在中共十八大前就是「入常」熱門,不過據說是因為江澤民派系從中作梗而未能進入如願入常,只是擔任了副總理。
中共十九大前,汪洋也一直是「入常」熱門,現身多份預測名單中。據香港《爭鳴》雜誌今年5月號披露,汪洋4月份已通過十九大領導班子第一輪核評審議,「入常」方面「越過一重大關口」。
(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