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痛恨的不是張維為個人,而是張維為這種浮夸失德的無恥姿態。這,就是一種現象。
今天下午15:29分,張維為在今日頭條更新一條信息,開頭他這樣說:疫情防控,整整一個多月未能踏足復旦校園,在家裡學著自己錄《維為到來》,效果還不錯,我把文字發給大家。
後邊內容是關於俄烏戰爭的,我就不轉了。畢竟,少看這種人的觀點,不僅有利於精神健康,也有助於免遭鐵拳暴打。
我之所以引述張維為這句話,主要是因為這幾天「張維為被打」,在社交媒體傳瘋了,以至於都上了熱搜榜。
網上都在說,這事是復旦青年教師乾的。
現在張維為發聲了「未能踏足復旦校園」,當然容易被理解他是在闢謠。
從這個意義講,我現在來寫文章,符合議程設置,不算觀點跑在事實前面了。
問題是,張維為今天下午說他近一個月沒有踏足復旦校園,是否就真的表明他被打的事是假的了?
我仔細核查網上各種傳言版本,只是在說他被複旦青年教師砸了頭、扇了嘴、踢了襠。但,並沒有人說此事發生在復旦校園內。
假如那個青年教師是在校園外面暴打張維為的呢?
這個事,假如真是謠言,動靜都鬧這麼大了,不論是學校還是張維為,也完全可以直接闢謠,不必遮遮掩掩,繞來繞去。
都說謠言止於智者。「張維為被打」是不是謠言,現在說不清。至少說明,張維為不算智者,他不該與網友躲貓貓。
本著求真務實的精神,我專門與老莫交流了一下這起「張維為被打」的傳言。
而老莫提供了一個大數據分析,我認為很值得思考:我算了一下,也就是說,為「張維為被打」叫好的,與支持張維為的對比,數值是1.2%。
我在微博上,以「張維為被打」為標籤進行搜索,發現網友也是一邊倒在為「張維為被打」叫好。
這是個生活和法律的常識,並不需要我多作解釋。
所以,哪怕是就連那極少數在支持張維為的人,接下來也調轉風向,去為「張維為被打」叫好,我也還是要說,打人是不對的。
這就弔詭了!
既然一件常識看來都明顯不對的事,為什麼人們要普遍地進行叫好,而且,還都在喊打得太輕了?
對此,我想來解釋一下原因,這背後,其實是個邏輯問題。
許知遠同學在《吐槽大會》上曾解釋大家罵張大大原因,其實已經把這個問題說得很清楚了:但是張大大不是個人,他是一種社會現象。
由此,大家也就不難理解了吧——張維為不是個人,他是一種社會現象。
不得不說,天下蒼生苦張維為等,久矣!
網上關於張維為的各種擂人觀點,太多太多,很多不僅嚴重侮辱常識,而且由於其跪舔用力太猛,已經有礙觀感,傷害到公共情緒了。
故此,我不在此處多加轉述張維為觀點,以免形成二次傷害。
最近,張維為有一個瘋傳的視頻,他那極其動情演說,讓上海遭遇疫情之苦的老百姓覺得傷害性很大,侮辱性很強:今天生活在中國,免於感染新冠感染、或免於死於新冠肺炎的安全感,至少是美國的五百倍以上。
不了解張維為的,還以為他是做大數據研究的。
其實,他也就是吹尿泡的,完全就是信口開河。
人們痛恨的不是張維為個人,而是張維為這種浮夸失德的無恥姿態。這,就是一種現象。
事實上,人們這次在喊打張維為的時候,還呼喚把沈逸、陳平等順道一起給打了。
民意如此掌摑「復旦三丑」,說明他們也都不是個人,而是一種現象。
從這個意義講,「張維為被打」到底是不是謠言,倒也不是什麼本質問題了,因為民意事實上已經完成一次狂扇醜惡現象的集體行動了。
但,假如打的不是個人,那就未必不對了。
還有一點,我覺得有必要說一下——假如復旦年青教師真的打了張維為本人,也應該辯證看待——正義十足,理性不夠。
甚至,從某種意義講,真有這樣的年青人,倒也不失為復旦近年來難得的一道光了。
為了這道光,今天,我也承諾,如果真有這麼個年青教師,我願意捐贈其要付的全部醫藥費!
畢竟,年青人犯錯誤,上帝也會原諒的。(作者:將爺)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來源:將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