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31省(市)全部要過緊日子 公務員「鐵飯碗」不保了

31省全部要過」不保了。(圖片:Guang Niu/Getty Images)

中國31省(市)全部要 公務員「鐵飯碗」不保了

中國31省(市)全部要過緊日子 公務員「鐵飯碗」不保了https://www.soundofhope.org賀景田2023.2.9 13:532023-02-09T13:53:56-08:0031省過緊日子公務員鐵飯碗失業撤街設鎮缺口黑龍江中國經濟惡化下滑

希望之聲2023年2月9日】(希望之聲記者賀景田綜合報導)據中國財經媒體今日披露,中國31個省(市)全部強調今年要過緊日子。在經濟下滑,財政逐年吃緊的情況下,公務員失業、「鐵飯碗」不保早已不是新聞。數據顯示,2022年中共政府財政缺口達到近9萬億人民幣,而此前中共官方智庫估計,到2025年,財政缺口將超過10萬億。

31省(市)強調要過緊日子

中國經濟三駕馬車幾乎全部熄火,房地產泡沫破裂,中共政府財政逐年吃緊,近年來幾乎年年都在呼籲「勒緊腰帶」,過緊日子。

第一財經2月9日報導,近些年財政收支矛盾不斷加大,地方政府過緊日子力度越來越大,今年更是如此。

根據31省(市)近日公開的2022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3年預算報告,第一財經梳理髮現,所有省(市)都強調今年要堅持過緊日子。

近些年中共各地政府一直喊著過緊日子,尤其是去年,不少地方財政收入下滑,過緊日子力度加大。

政府過緊日子備受市場關注。去年(2022年)安徽省發布過緊日子若干舉措文件中,因要求開會不發筆,文件印雙面等,還一度上了熱搜。

沒錢養公務員 黑龍江「撤街設鎮」

位於中國東北的黑龍江省近來開始「撤街設鎮」,多個街道辦事處改為鄉鎮。

澎湃新聞1月12日報導,黑龍江伊春市烏翠區2022年12月撤銷4個街道辦事處,設立翠巒鎮、烏馬河鎮;與伊春市相隔不遠的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則撤銷富強街道,設立華安鎮。

此外,「深藍財經」報導,今年1月,伊春市又將友好區的雙河子街道、鐵林街道撤銷,設立雙子河鎮、鐵林鎮。

黑龍江「撤街設鎮」的消息引發關注。

據「深藍財經」報導,「撤街設鎮」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沒錢。2022年前三季度,黑龍江省GDP為10446.7億元,在全國內地省級行政區中排名倒數第七。

除了最近「撤街設鎮」,早在2019年,伊春市就進行了大規模區劃調整,撤銷了15個市轄區,「精簡」機構,當地基層法院從15個減少成8個。

在中國經濟低迷的情況下,黑龍江多個城市「撤街設鎮」意味著一些城市公務員的「鐵飯碗」可能要打破了,面臨失業風險。

黑龍江至少8.3萬公務員失業

中國公務員失業,已經不是新聞,在地方政府「精簡」機構的所謂改革中,許多冗員被「精簡」下去。

中國財經媒體《財經》2022年10月6日以「打破『鐵飯碗』,一個山西小縣的機構大改革」為題報導,山西河曲縣將36個機構縮減為22個,135名領導職數縮減為114名;將186個涉改事業單位整合為40個、1964個事業編製核減為659個,降幅超50%。

公務員裁員的消息當時一度登上熱搜,有人形容,這驚掉了幾乎所有中國瓜民的下巴。

分析人士指出,縮編背後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有一些地方的財政沒錢了。

據披露,2021年當地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有12億,但支出卻有20多億,債務率高達85.65%。

經濟下行之下,不發達省份的小縣城想要實現開源簡直難如上青天,只能從節流方面想辦法減少債務,而縮編顯然就成為了必選項。這雖然算不上徹頭徹尾的裁員,但確實撼動了公務員長期以來的鐵飯碗地位。但這並非單獨縣市的「特例」。

從2020年4份開始,中國有9個省份被選為事業單位改革試點,而黑龍江省在開展改革試點以來,1年多就收回編製8.3萬余名。

中共放棄清零政策的真實原因

地方政府沒錢,中共中央政府同樣缺錢。

中共當局在去年12月放棄堅持三年之久的清零政策,態度轉變之大,令人瞠目結舌。

華爾街日報報導,對於中共清零戰略退場的原因,許多報導都強調「白紙運動」,但可能有一個更簡單的原因:中共政府快沒錢了。

報導說,清零政策的基礎就是核酸檢測,但需要費用卻非常驚人。

根據中國銀行的一份報告,如果核酸檢測覆蓋9億中國人,每一年的成本將高達1000億美元。

中國券商東吳證券的研究部門計算出的數字要高得多。根據該券商報告,如果中國一、二線城市(總人口5.05億)全部實施核酸檢測,每一年的成本將超過2400億美元。

2021年中共政府財政收入近2.9萬億美元,計算一下發現,在中國最大的城市進行檢測將花費中國一年財政收入的8%。

東吳證券研究顯示,假設全國部分城市實施2周的部分封城措施,每月成本總計將達到224億美元,如果全年封城,全年成本將達2680億美元,佔中國全年財政收入的9%以上。

從2022年5月底開始,中共中央政府不再幫忙支付檢測費用,這令地方政府預算開始感到緊張。由於中國房地產業崩潰,地方政府出現巨額赤字。

中共地方政府最大宗的稅金來源是賣地收入,中共官方數據顯示,過去10年,房地產開發商向地方政府繳納的收購土地傭金佔地方財政收入的40%以上,2021年這一比例為41%。

2022年5月,李克強總理在一次電話會議上對10萬名各地方幹部說,地方政府要靠自己:「我來這裡是為了讓你們知道底線。有一個由總理管理的自然災害儲備基金,除此之外,市政當局必須設法自行籌集資金。」

2025年中共財政缺口將超10萬億

第一財經2023年2月3日報導,根據中共財政部最新發布的2022年全年財政收支數據,去年廣義財政收入約人民幣28.16萬億元,較上一年下滑百分之6.3%;廣義財政支出37.12萬億元,則成長3.1%。收支相抵的差額達到人民幣8.96萬億元。

在中國經濟不斷惡化的情況下,中共政府財政收入在逐年減少,財政缺口逐年攀升。

據中共官方智庫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發布的財政藍皮書《中國財政政策報告(2021)》,在2021年到2025年期間,中共政府的財政收入增速繼續放緩,但財政支出卻在繼續增加,平均財政支出增速將維持在7.5%以上。

《報告》稱,在不考慮改革的情形下預測,2021年財政收支缺口會收窄至約4.7萬億人民幣。此後幾年財政缺口規模將維持擴大態勢,預計到2025年,財政缺口將達10.7萬億人民幣。

報告稱,中共政府還需要繼續過緊日子,削減壓縮一般性支出,緩解收支矛盾。

有媒體評論說,中共不但提倡「共同富裕」,還為其政策洗白,秘密最後揭曉,原來最缺錢其實就是中共這個「黨」。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探尋中華復興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中國31省(市)全部要過緊日子 公務員「鐵飯碗」不保了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