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每日頭條

各地紛紛出台紅色預警 鐵飯碗即將消失

很多老一輩人,思想根深蒂固,覺得只要手裡有,不管什麼時候都不可能失業。以前沒什麼問題,未來真不好說。

最近,有幾條值得細品的新聞

安徽宿縣河塌鄉油鋪,這所久經風雨、見證了無數農村孩子成長曆程的小學,因招生不足10人,正式宣告關閉。

不止是農村,同樣的問題也開始在城市出現。

2023年底,浙江台州教育部宣布,臨海市的康寧、振華、廣澤、新民、新時代等5所小學,本學期停止辦學。

隨後,河南焦作某小學、廣東惠州某實驗學校、深圳某兩所私立學校倒閉的新聞,相繼在社交平台商刷屏。

導致以上現象的原因,其實是公開的秘密:生源不足。

沒有學生了,還要學校幹什麼?

同樣的道理。沒有學生了,還需要那麼多老師嗎?

1

飯碗,漏了

很多老一輩人,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覺得只要手裡有編製,不管什麼時候都不可能失業。

以前沒什麼問題,未來真不好說。

至少對教師而言,是這樣。

就好比一家公司快倒閉了,你硬要說對那裡的員工毫無影響,這顯然不符合基本邏輯。

看看隔壁的日韓。

2022年,韓國多所高中因生源不足關閉。

2023年,日本有200多所大學因招不到學生,即將倒閉。

學校快倒閉了,那麼對多餘的教師,他們怎麼安置?無外乎三種方案。

第一種,如果你是合同教師、沒編製,那沒啥好說的,直接辭退處理。

第二種,有編製的,雖然不會馬上被辭退,但也不好受。

學生越來越少,先開始會把大班改成小班。這樣做的問題是,政府維持運轉花費的金錢並不會降低多少,相當於每個孩子的教育成本越來越高。

這些成本,學校可能承擔一部分,大部分則轉移到家長身上——也就是說,學費會越來越貴。

直到一個班只剩十幾個人,學校財政和家長的錢包再也扛不住了,就是學校倒閉的時候。

然後實行第三種方案,合併學校。

比如一個縣下面有5個鎮,每個鎮上都有一所小學。現在,全部合併成一所縣小學。

原來下面的老師們,也跟著到縣裡去工作。

但問題是,一所學校,怎麼可能需要5所學校的老師?

於是這些人,要麼走關係分一個班、一個科目教,要麼就被調崗,去看圖書館、或者進社區里做公益去,說白了就是吃乾飯。

如果你是後者,一來你本來主宰鎮上,現在每天要大老遠去縣小學上班,很累;二來,被調崗的職位基本都是工資低、福利低,而且極度無聊。

你能幹得下去?

慢慢地,不用別人說,你自己就會離職。

韓國淘汰教師去社區做清潔

如果你有編製,以上二、三種方案,似乎聽起來也沒有太糟糕。

但是,你是不是忘了一個前提,那是日韓的方案……

不管怎麼說,日本韓國好歹是發達國家,人口體量也相對較小,他們有條件用相對溫和的手段,去處理過剩的教師團體。

中國不一樣。我們的人口基數太大、教師群體規模太大,福利制度也沒那麼完善,當然不可能照搬他們的做法。

我們的手段,未必有那麼溫和。

目前,哈爾濱和內蒙古部分地區,已經開始著手削減教師編製。

再比如在福建、浙江等地,正計劃實行新的教師參聘制度,意味著老師們將成為「合同工」。

前幾天,北京丰台區也提出,為了防止教師躺平,正在研究退出機制:對在編不在崗、考核不達標的教師,進行辭退或調崗處理。

時代變了,在中國,職業教師作為的好日子,可能很快就要到頭。

如果你想當老師,或者想讓自己的孩子當老師,如果不是真的熱愛教育、只想去躺平混日子,那真得好好斟酌斟酌了……

2

大勢難擋

形勢的轉變,比所有人想象得都要快。

北京師範大學預測稱:到2035年,全國將有150萬小學老師、37萬初中老師崗位過剩。

為什麼是2035年?

出生率的下降,是加速度運動。

中國出生人口從2016年進入下滑拐點,當年出生人口1786萬人。開始平均每年下跌超過100萬人,最近三年加速越來越明顯,2023年估計不到800萬。

而2016年後出生的孩子,已經前後進入了。

有數據顯示,2022學前教育4627.55萬人,比上年減少177.66萬人。

最近幾年,有關「幼兒園關停潮」的新聞,一直熱度不減。

「以前,還是孩子們追著我們跑;現在,是我們追著孩子跑」

「以前是家長排隊搶著報名,現在是幼兒園敞開大門『一孩難求』」

短短几年,從「報名難」變成了「招生荒」,就連以往「一位難求」的央企機關幼兒園,也不例外。

這股浪潮,很快就蔓延到小學。

一般而言,小孩都是7歲左右上小學。也就是從2023年開始,少子化的效應,會使得小學入學人數出現大幅縮縮減。

如果細心觀察,你確實能發現,去年各地小學招生明顯冷清了不少。

同樣的邏輯,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學4年……

到2029年,全國初中生開始出現生源明顯不足現象;到2032年,擴散到高中;2035年,擴散到

然後,2039年,適齡人口下降的勢頭,將直接影響全國就業情況。

所以,北京師範大學的預測,並不誇張,反而很保守。

最早到2032年,中國從幼兒園、小學到高中的教師崗位,都將出現全方位大幅度過剩。

在這種大背景下,還去考一個隨時可能被裁撤編製的中小學教師,有必要麼?

目前,各地紛紛出台了、預案,許多省份高校已經停止師範專業擴招、甚至停招。

就這一點而言,地方政府是相當明智的。

社會對教師的越來越少,如果以後每年還是那麼多師範畢業生,他們能幹嘛去?

即便少數能力強、或者家裡有關係的,安排進了學校,待遇也不見得會有多好。

尤其在二三四五線城市。

有個哥們目前正在河北一個地級市教初中物理,他給我的最新消息是:節后降薪400元。

歸根結底,學校、教師只是城市的配套產業,只有足夠多的新生兒和適齡兒童,財政才有可能去供養。

不光是事業編教師,考公也是類似的道理。

這些年,考公越來越火熱,無數年輕人不敢進社會打拚,削尖了腦袋想進事業單位。

說白了,就是都想當被供養者,人民的公僕嘛。

但供養者越來越少,被供養者有可能越來越多嗎?財政系統可不答應。

事業編也好、公務員也好,內卷、降待遇、降薪,幾乎是必然的事情。

在股市裡,這種行為叫追漲殺跌,這類人我們一般稱之為韭菜。

當然,以上內容,針對的只是教師這個行業,並不是說當教師完全沒搞頭了。

恰恰相反,越是這種趨勢,最優秀的老師才越吃香。

畢竟在教育這一塊,老師的成本永遠是最高的。

3

尾聲

以前是「進不去」,現在「招不滿」。

有預計稱,到2040年,全國高考人數將不足600萬人,比現在少了一半。

這是不是意味著考大學就變得更容易了?甚至人人可以上大學了?

不太可能。

大學招生的本質目的是什麼?是篩選人才,不是做慈善。

優勝劣汰的叢林法則,在教育這條賽道必然仍會長久存在。

怎麼才是篩選的最直接方法?

那當然還是按比例招生,不然名校怎麼維持競爭力?

在這種情況下,普通家庭的小孩想上好大學,只會越來越難。

原因是顯而易見的,在互聯網無比發達的今天,幾乎任何知識,我們都能在網路上獲取。

而在未來,甚至不用自己動手,AI會幫你把所有信息分門別類呈現在面前,知識獲取更加便捷。

隨著技術越來越普及,不論是大城市還是邊遠地區的孩子,在課堂上能學到的東西,理論上是越來越少的。

這種情況,看似縮短了教育上的貧富差距,其實恰恰相反。

因為:教育在社會中存在的本質,不會因每個人的平均水平上升而改變。

平均水平上升,只會讓學生們越來越卷。

大家都很優秀了,怎麼才能讓自己的孩子更優秀?

有水平、有時間的自己教,但那只是少數,大多數有條件的都會請私人教師,培養孩子真正的

沒條件的,只能在信息大爆炸時代被動接受海量信息,沒人引導、失去思考能力。

技術越是普及,優質師資越會往私立教育集中。

不過到那個時候,教師這行當肯定算不上鐵飯碗了,流動性會非常大。

我們常說人人生而平等,但這句話用在教育上,可能不太適用。

資源分配不均,這是個永遠無解的問題。

🔥法國猶太老闆:神告訴我們,只有一位中國人能救人類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格隆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