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每日頭條

另一場革命,習近平「沒有底線」

在成為 領導人19天後,中國負責的將軍們召集起來,提出了一個直截了當的要求。他說,中共需要做好與一個強大對手發生可能衝突的準備,這表明他希望擁有更強的核能力來制衡這種威脅。他對將軍們說,他們的部隊「是我大國地位的戰略支撐」。據內部官方會議紀要,習近平在2012年12月對當時名為「第二炮兵」的核彈與傳統部隊的講話中說,我軍必須「立足最複雜最困難情況搞好應對強敵軍事干預的戰略籌劃」。《紐約時報》對講話內容進行了確認。

在成為中共領導人19天後,習近平將中國負責核彈的將軍們召集起來,提出了一個直截了當的要求。他說,中共需要做好與一個強大對手發生可能衝突的準備,這表明他希望擁有更強的核能力來制衡這種威脅。

他對將軍們說,他們的部隊「是我大國地位的戰略支撐」。據內部官方會議紀要,習近平在2012年12月對當時名為「第二炮兵」的中國核彈與傳統導彈部隊的講話中說,我軍必須「立足最複雜最困難情況搞好應對強敵軍事干預的戰略籌劃」。《紐約時報》對講話內容進行了確認。

習近平在公開場合很少談問題,提到時用的也是套話。但他在非公開場合的講話中所透露的想法表明,憂慮和雄心已驅使他在過去十年裡對中國的庫進行了變革性的建設。

從上任之初,習近平就發出了信號,大國崛起需要以一支強大的核部隊為標識。他的講話中也反映出一種擔憂,即中國相對有限的核武器在「強大的敵人」及其一眾亞洲盟友面前顯得脆弱。

現在,隨著核選擇的增加,中國的軍事策略師們不僅將核武器視為一種防禦屏障,也視為震懾和制服對手的潛在攻擊性武器。即使不動用核武器,中國也能通過調動或挑釁性地揮舞導彈、轟炸機和潛水艇等武器來警告他國,把對峙升級為邊緣政策是有風險的。

「強大的戰略威懾能力就是讓敵人不敢輕易動手,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國防大學研究員陳家起2021年在一篇文章中寫道。「誰掌握更加先進的技術,研製出性能『一騎絕塵』的戰略威懾武器,誰就能在和平時期擁有話語權,在戰爭時期掌握主動權。」

本文以習近平的內部講話和中共軍方發表的數十篇報告和研究(其中許多發表在專業刊物上)為材料,追溯了中國擴大核武庫的動機。其中一些已被有關中國核態勢的近期研究引用,其他的不少內容此前尚未有人提及。

2019年北京的一場閱兵式。在中國核選項不斷增加的同時,中國的軍事策略也不僅僅將核武器作為一個防衛之盾,而是將其視為一個可用之矛。KYODO NEWS, VIA GETTY IMAGES

習近平擴張中國核武庫的速度比之前所有的中共領導人都快,已使其接近與美國和俄羅斯這兩個核大國的水平。他已將中國核武庫的規模擴大了一倍,達到了近500枚核彈頭的水平,美國官員表示,以這種速度發展下去,到2035年時,中國可能擁有約1500枚核彈頭,大致相當於美俄目前各自部署的核彈數量(它們各自還有數千枚封存的核彈頭)。

中國也在研發一批越來越先進、能實施核打擊的導彈,以及潛艇、轟炸機和高超音速飛行器。它還對位於西部新疆地區的核試驗基地進行了升級,為可能的新地下試驗掃清了道路(如果爆發一場超級大國軍備競賽的話)。

中國還在研發一批日益精進、能夠進行核打擊的導彈,以及潛水艇、轟炸機和高超音速飛行器。JASON LEE/REUTERS

中國核力量和核原則的重大改變有可能使其與美國的競爭變得更加複雜。中國的核擴張已在華盛頓引發了關於如何應對的激烈辯論,也讓人們對幾項主要軍控條約的未來產生了更大的懷疑。與此同時,美俄的對抗情緒也增加了出現核競爭新時代的可能性。

雖然自去年以來,習近平和美國總統拜登已讓中美之間的敵意緩和下來,但如果中國繼續置身於主要軍控條約之外,華盛頓繼續與北京和莫斯科同時對峙的話,在核問題上尋求穩定性就可能面臨困難。

至關重要的是,中國不斷增加的核武器選項可能會塑造台灣的未來,中國聲稱民主自治的台灣是其領土的一部分,台灣則在自身安全上依賴美國的支持。中國也許會在未來幾年獲得信心,相信自己能在任何台海衝突中限制華盛頓及其盟友的干預。

在決定台灣命運的問題上,中國的「底牌」可能是一個警告「任何外部干涉都不會成功,也不可能成功」的「強大戰略威懾力量體系」,中國國防科技大學教授葛騰飛2022年在一份中共刊物上寫道。

習近平的核革命

自從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1964年成功爆炸以來,該國領導人就一直表示,他們將始終恪守不在戰爭中「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他們的思考是,中國只需要數量相對少的核武器就能有效地威脅潛在對手,如果中國受到核武器攻擊的話,它有能力摧毀敵對國家的城市。

「從長遠來看,中國擁有核武器只是象徵性的,」中共領導人鄧小平1983年對來訪的加拿大總理皮埃爾·特魯多解釋中國立場時說。「如果中國在這方面花的力量太多,也會削弱自己。」

北京一個博物館展出中國核試驗的照片,攝於1992年。FORREST ANDERSON/GETTY IMAGES

儘管中國從20世紀90年代起開始對本國的常規力量進行升級,但其核武庫增長緩慢。習近平2012年擔任國家領導人時,中國曾擁有約60枚能打擊美國本土的洲際彈道導彈。

當時,中國在領土爭端問題上已越來越多地對鄰國發起挑戰,並在奧巴馬政府加強美國在亞太地區力量的努力中看到了危險。在2012年底的一次講話中,習近平警告中國軍隊的指揮官,美國正在「千方百計對我國進行戰略遏制和圍堵」。

北京也擔心自己的核威懾力正在減弱。中國的軍事分析人士警告說,隨著美國在軍事技術上取得進步並在亞洲建立聯盟,解放軍的導彈越來越容易被發現和摧毀。

中國對歷史的官方敘述加劇了這種恐懼。解放軍的研究經常提到朝鮮戰爭和20世紀50年代的台灣海峽危機,美國當時的領導人曾暗示可能對中國發動核打擊。這些記憶牢固確立了中國認為美國會傾向於使用「核訛詐」的看法。

解放軍的研究經常提到朝鮮戰爭(上圖)和20世紀50年代的台海危機,美國當時的領導人曾暗示他們可能向中國投原子彈。UNIVERSAL IMAGES GROUP, VIA GETTY IMAGES

「必須有防身利器,必須有人家懼怕的殺手鐧,」習近平2014年底對解放軍裝備官員發表講話時說。

2015年底,他在升級中國核力量方面邁出了一大步。身穿綠色軍裝的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主持了將中國核導彈的守護者第二炮兵部隊升級為的儀式,使其具有與海陸空三軍並列的地位。

習近平對指揮員們說,火箭軍的使命包括「增強可信可靠的核威懾和核反擊能力」,後者指的是遭受最初的核攻擊后仍保存著進行反擊的毀滅性力量。

從隧道到發射井場

中國不僅尋求擁有更多的核彈頭,還把注意力放在隱藏和保護這些彈頭,將其更快地從陸地、海上或空中發射的能力上。地位新近得到提高的火箭軍為這一努力增添了強有力的聲音。

來自火箭軍的研究人員曾在2017年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中國應該效仿美國,尋求「足以平衡世界新格局的核力量,確保國家在未來戰爭中贏得先機」。

長期以來,中國的核威懾力量主要靠在偏遠山區深處挖掘隧道的部隊。據對士兵艱苦日常生活的醫學研究,接受這種訓練的士兵們要在隧道里躲藏數周或數月,看不到陽光、沒有正常的睡眠,難以呼吸到新鮮空氣,還要盡量避免被敵人發現。

中國國家電視台曾在2018年的一則報道中說,「一旦戰爭來臨,這個穿梭于地下的核武庫就會在敵人想不到的地方破土而出發射導彈。」

據美國空軍的中國航天研究院發表的一項研究,火箭軍迅速擴大,在幾年時間里新增加了至少10個旅,比以前的數量增加了約三分之一。中國還增加了公路和鐵路機動型導彈發射器,試圖避開美國的衛星和其他偵查技術。

儘管如此,中國對美國能力的擔憂依然存在。就在中國部署公路機動型導彈的同時,解放軍的一些專家認為,這些導彈可能被更先進的衛星跟蹤。

火箭軍的一些分析師曾在2021年提出一個解決方案,那就是建設導彈發射井群,迫使美軍努力偵查出哪些是有真導彈的發射井,哪些裏面是假導彈,從而讓武器「更難以一次性全部摧毀」。

Planet Labs Inc.提供的2021年衛星圖像,分析人士認為,圖中是中國西部哈密附近的一處洲際彈道導彈發射井場。PLANET LABS INC., VIA ASSOCIATED PRESS

中國的其他研究也提出了部署發射井場的類似建議。習近平和火箭軍指揮官們似乎聽從了這些建議。到目前為止,習近平的核擴張中最明顯的做法是在中國北方建了三片擁有320個左右導彈發射井的巨大場地。這些遠離美國常規導彈的發射井能容納有能力打擊美國的導彈。

但火箭軍的擴張遭遇了動蕩。去年,習近平突然更換了火箭軍的兩名高級指揮員,這次不明原因的人事變動暗示火箭軍的發展受到了腐敗的困擾。今年,中國立法機構罷免了九名高級軍官的代表資格,表明腐敗調查的範圍正在擴大。

雖然人事變動可能會在短期內放慢中國的核武器計劃,但習近平的長期目標似乎已經確定。他在2022年的中共「二十大」上宣布,中國必須繼續建設「戰略威懾力量」。

儘管已有好幾百個新發射井,但中國的軍事分析人士仍找到了新的可擔憂的事情。去年,中國的火箭工程師們提出了加固發射井,以更好地保護導彈免受精準打擊的建議。「如此才能確保己方在遭受核打擊之後能夠給對方致命的反擊,」他們寫道。

艱難的決定

雖然中共領導人已表示希望兩岸和平統一,但如果他們認為沒有其他選擇的話,也保留使用武力的可能性。如果中國採取行動攻台,美國可能會介入,中國也許認為擴大本國的核武庫會對美國發出強有力的警告。

中國的軍官們已在台灣問題上發出了進行核報復的嚴厲警告。如今,中國的這種威脅可能已更有分量。

中國官媒2023年公布了這張據稱是火箭測試的圖片。中國已將火箭部隊升級為與海陸空三軍並列的軍種。LIU MINGSONG/XINHUA, VIA ASSOCIATED PRESS

中國不斷擴大的導彈、潛艇和轟炸機體系不僅能對美國大陸的城市,還能對比如日本或關島的美國軍事基地傳遞可信的威脅。常規衝突升級為核對抗的風險可能會影響決策。中國的軍事分析人士提出理由說,俄羅斯的核警告制約了北約國家對俄烏戰爭的反應。

「他們現在能用的升級階梯(ladder of escalation)要微妙得多,」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中國分析中心執行主任季北慈(Bates Gill)說。「不直接言明的信息不僅是:『我們能把核武器打到洛杉磯。』這個信息現在也是:『我們能徹底消滅關島,如果我們那樣做的話,你們不敢冒險升級。』」

中國的選擇包括200個左右的東風-26導彈發射器,該導彈既能攜帶常規彈頭,也能攜帶核彈頭,打擊亞洲各地的目標。中國官媒描述過火箭軍部隊進行這種核常轉換的演習,並在一次閱兵式上吹噓這種導彈的核常雙重作用——這種披露是為了嚇唬競爭對手。

在真正的對抗中,華盛頓可能面臨艱難的決定:中國境內的潛在打擊目標是否也可能包括有核武器的導彈部隊,在極端情況下,向美國襲來的東風-26導彈是否可能攜帶核彈頭。

「對於任何一位美國總統來說,這都將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相信他得到的任何建議都不會因台灣冒下升級為核戰爭的風險,」曾在中央情報局擔任中國軍事問題資深分析師的約翰·卡爾弗說。「一旦美國開始對中國大陸進行轟炸,沒有人能信心十足地告訴美國總統,中國的底線在哪裡。」

來源:紐約時報中文網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