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標準普爾全球(S&P Global)最新數據,俄羅斯製造業出現自2022年俄軍全面入侵烏克蘭初期以來的最大幅度的下滑,這可能是俄羅斯經濟枯萎的訊號。
總部在荷蘭的莫斯科時報報道,6月分俄羅斯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5月的50.2降至47.5,跌破了50榮枯線,顯示製造業進入收縮區間。這是2022年3月以來最大單月跌幅,當時俄羅斯正處於戰爭初期,西方國家對其祭出嚴厲制裁。
分析顯示,近4個月以來,俄羅斯製造業活動有3個月都呈現萎縮。儘管今年5月曾短暫回升至擴張區間,但由於新訂單持續下降,6月再度出現滑落。
標普指出,俄羅斯出口需求量的下滑尤為明顯,創下自2022年3月以來最大降幅,部分原因與盧布升值有關。
生產力也是已連續四個月下降,6月的降幅更是兩年多來最快。俄國本土企業普遍反映,需求疲軟、顧客購買力下降是主因。不過企業又表示,產量與訂單減少,也讓企業有機會加快清理積壓的訂單。
雖然製造業者仍對需求回升懷抱希望,但整體信心卻降至2022年10月以來最低水準。
俄羅斯經濟發展部長列舍特尼科夫(Maxim Reshetnikov)在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警告說:「從商界情緒來看,我們正處於經濟衰退的邊緣。」
不過,俄羅斯央行總裁納比烏琳娜(Elvira Nabiullina)與財政部長西盧安諾夫(Anton Siluanov)則淡化擔憂。納比烏琳娜認為,目前的情況不是衰退,而是經濟從過熱狀態回落,當前首要任務仍是控制通膨。
俄羅斯最大的民營銀行-阿爾法銀行(Alfa-Bank)的首席經濟學家奧爾洛娃(Natalia Orlova)在《福布斯》的專欄中指出,要診斷俄羅斯經濟狀況變得愈來愈困難,因為俄羅斯經濟呈現「雙層活動結構」,不同產業間的表現差異極大。
「有些企業報告市場情況惡化,這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有企業正在迅速擴產,並因為缺工正在提高薪資。」
奧爾洛娃指出,在經濟成長不均衡的情況下,勞動市場數據,可能更準備反映經濟放緩的跡象。根據央行6月的調查,勞動力短缺是企業最關注的第二大問題,有22%的受訪者提及此一挑戰。
儘管多項經濟指標走弱,官方失業率仍接近歷史低點,根據政府最新數據,4月失業率僅為2.3%。不過,過低的失業率可能正是反映男性青壯人力不足的問題,長期的戰爭,巨大的傷亡,必然損壞勞動力資源。
而且,低失業率的情況可能也會改變。標普的調查顯示,為因應訂單減少,企業開始調整人力配置,6月工廠的就業人數出現自2022年4月以來的最大降幅,代表工廠產量下降,也就不需要太多人力。隨著裁員速度加快與前瞻指標持續疲弱,俄羅斯製造業正面臨來自日益加劇的壓力。
來源:中時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