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过去了,面对4S店发生火灾事件,依然用“压”的套路,恐怕最终伤害的是品牌形象。压话题的热度容易,投诉网友的帖子容易,但作为民族品牌,如何避免自燃,避免火灾,如何保证消费者的安全,如何打消消费者的顾虑,如何让消费者放心,才是“必压帝”应该重视的课题。
国家消防救援局微信公众号“中国消防”援引多家官媒报道:据海峡都市报、第一财经报道,5月16日凌晨,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一靠近高速出口处的比亚迪4S店发生火灾。
现场视频显示,火势迅猛,火光冲天并伴有巨响,展厅被烧至只剩框架。
据了解,店内大概有7辆车,被完全烧毁,知情人士透露,本次火灾导致的损失,在400-500万元左右。
多位网友据此发帖,很快就接到了投诉,认为他们发布的“内容为不实信息”,理由是:创作者在无官方调查结果下,过度解读起火原因,引导比亚迪产品自燃节奏。
同时,通过对后台数据进行调取查看,展厅车辆的电池均无异常情况,也排除了车辆引发的可能。
此外,经向消防了解,“燃烧物质”并不是指“起火源”,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
我选择相信比亚迪,你说的都是对的,你永远都是正确的。
即便如此,我还是收到了微信公众平台发来的账号被投诉侵权确认通知。
对方投诉宾曰语云发布的《比亚迪4S店发生火灾不是新闻》“涉企业商誉侵权“。
投诉状态为:“侵权投诉审核中,平台会在7个工作日内审核处理,你可以在审核结束前作出本次投诉确认。主动确认侵权可减轻处罚。”
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在“投诉描述”中指出:文章传播未经证实的不实消息,经核实,此事故非我司车辆原因引发。由于字数限制,具体不实点在附件图片中。根据清朗行动的要求,网络账号不得采用“贴标签”、“带节奏”、“放大镜”等方式渲染、丑化、煽动抵触国有经济、民营企业。不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和误导性信息。
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投诉说,“文章传播未经证实的不实消息”,请问,《比亚迪4S店发生火灾不是新闻》这篇文章哪点不真实了,是5月16日凌晨,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一比亚迪4S店没有发生火灾,还是所有官媒关于“闽侯县一比亚迪4S店发生火灾”的报道是假消息?
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投诉说,“经核实,此事故非我司车辆原因引发。”我想问问,投诉人的视力不好,还是压根儿就没认真看我的文章?我《比亚迪4S店发生火灾不是新闻》文章里并没有说此事故是你司车辆原因引发,你司为何无中生有,血口喷人?
至于后面的“根据清朗行动的要求”,网络账号不得采用“贴标签”、“带节奏”、“放大镜”等方式渲染、丑化、煽动抵触国有经济、民营企业。不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和误导性信息……等等一大堆扣帽子、打棍子的大字报语言,我只想说,原本对你家公司无感,但你们这种血口喷人、无中生有、欲加之罪、帽子乱扣的“企业文化”,我会告诉我所有的朋友,在3000年之前,远离——必——压——帝。
有网友说,半年来,比亚迪4S店已多次发生火灾:
8年过去了,面对4S店发生火灾事件,依然用“压”的套路,恐怕最终伤害的是品牌形象。
压话题的热度容易,投诉网友的帖子容易,但作为民族品牌,如何避免自燃,避免火灾,如何保证消费者的安全,如何打消消费者的顾虑,如何让消费者放心,才是“必压帝”应该重视的课题。
来源:宾曰语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