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完厕所后冲马桶,许多人有把马桶盖放下的习惯,希望借此减少冲水时乱喷的细菌或脏污等。不过,《美国感染控制期刊》近期一篇研究发现,其实冲水时马桶盖是否打开,从统计学上来看,马桶表面、地板采集到的病毒数量并没有差异,唯一有效的方法是直接对厕所进行消毒。
根据《地铁报(Metro)》报导,《美国感染控制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当人类粪便中存在诺罗病毒等微小颗粒时,盖上马桶盖并不能减少浴室表面受到的污染,数以百万计看不见的病毒会被喷溅到空气中,因为水流的力量很大,可以将病毒喷到距离马桶5英尺(约1.52米)以外的地方。
该项研究发现,即使把马桶盖放下,这些微小的病毒仍然会从侧面喷出来并悬壶在浴室周围,进一步与人类接触,想要减少病毒颗粒唯一的有效方法是直接对厕所、马桶和浴室附近表面进行消毒。
研究指出,如果在冲水前直接在马桶水中加入消毒剂,将可以大大减少这种病毒的交叉污染。因此研究人员建议民众应该每周至少清洁厕所2次、使用消毒剂,以减少病毒等病原体的传播。如果家中有人生病,或者是有肠胃前的患者,则更应该频繁的进行消毒,并用消毒纸巾来清洁马桶座和冲水柄等。
而台湾的相关研究人员更表示,若网路说法为真,则盖上马桶盖冲水更易使细菌喷出全部堆积在马桶盖,不仅细菌,还会有很难看的黄粑粑飞溅到马桶盖及垫圈,岂不使人更容易接触受到危害?还不如打开马桶冲水还安全些。
阳明大学微生物免疫学研究所教授蔡文城指出,冲马桶因水是往下冲,不会像打喷嚏一样喷出很远,也没听说有人因此受害,大家不必担心。
台北医学大学微生物免疫学科教授商惠芳也表示,会把病菌带到六米高说法太危言耸听,冲水时可能有些微小水滴溅出,但不会飘散在空气中;且人本来就生活在微生物的空间内,口腔、皮肤上都是,说话也会有飞沫,不必太恐慌。
蔡文城及商惠芳都认为,若网路说法为真,则盖上马桶盖冲水更易使细菌喷出全部堆积在马桶盖,不仅细菌,还会有很难看的黄粑粑飞溅到马桶盖及垫圈,岂不使人更容易接触受到危害?还不如打开马桶冲水还安全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