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解局”撰文说,2023年,全球运输胶带市场规模达6.38亿美元。
随着物流业的发展,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8.89亿美元。
中国是快递大国,2020年就消耗了480亿米的封箱胶带,长度可绕地球1200圈!
封纸箱还远不是胶带的全部。
在汽车行业,胶带广泛应用于密封条和装饰部件的粘接,耐高温、抗老化的特性使其成为生产线上的标配。
高端如半导体制造,也要用到胶带。
集成电路的制程胶带(如背面研磨带)保护着脆弱的晶圆,市场规模预计到2029年可达4.7亿美元。
一个惊人的冷知识是,在新能源电动车的锂电池生产中,重达数百公斤的电池组是靠高强度的阻燃双面胶带捆扎在一起。
还有各种不同的胶带被用于建筑、医疗、教育、艺术等领域……
胶带可真是,初看不起眼,越看越重要。
航司,有时也会用胶带修飞机。
貌不惊人的胶带,已经成为全球化分工与产业升级的侧影。
3M公司的Scotch(思高)系列胶带,占据全球民用市场30%份额。
借助德国强大的汽车工业制造产业,德莎Tesa的汽车胶带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
美德日三大巨头,合计拥有全球超过80%的高性能胶带专利。
这些企业凭借其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牢牢掌控着市场的话语权。
有人把胶带比喻为现代工业的“隐形血管”,但很遗憾,在高端胶带技术领域,中国与头部企业仍存在显著差距。
从技术角度看,虽然中国已经是第一大手机制造国,但国产的手机遮光胶带在遮光性和绝缘性上比进口产品略逊一筹。
这让国内生产高端手机机型的企业不得不依赖进口。
此外,用于芯片制造的晶圆切割胶带严重依赖日本进口,汽车轻量化胶带也被3M的专利技术卡住脖子。
技术落后的原因之一,是研发投入的差距。
既然如此,贸易战现在打起来,高端胶带不就要被卡脖子了吗?
从全球供应链来看,胶带产品以及主要原料如果在短期内产生波动,大家日子都不好过。
原文链接:大家日子都不好过了!中国“隐形血管”将断 全靠美德日三巨头(图),来源:阿波罗网孙瑞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