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每日头条

决策议事协调机构是什么? 专家:元老给习立规矩

局于上(6)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的权力变化也受到关注。

自媒体《秦鹏观察》认为,该条例表面上看似“走个流程”,实则透露出元老集体出手,要藉制度之名削弱习近平权力,并将决策权重新拉回至集体领导体制。

秦鹏指出,所谓的“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原本多为中共处理跨部会事务的临时性平台。

过去如执政时期,这些机构主要发挥协调与议事功能,但习近平上台后,大幅扩张这类机构的数量与功能,并亲自担任多个小组与委员会的组长,包括全面深化改革、国安、财经、网信、军改等领域,外界形容为“一人身兼十二职”,权力极度集中。

然而,这次条例中强调要“规范设立、职责与运行”,被外界解读为针对过去习近平任意设立机构、“拍脑袋决策”的情况进行约束。通稿中特别指出,要做到“统筹不代替、到位不越位”,更提到“深入调查研究、提升决策议事质效”,这些措辞均暗示过往习近平任内的运作过程中存在效率低落、职权重叠、过度集权等问题,并试图以条例方式重新划清边界。

秦鹏指出,这已非单纯技术调整,而是政治讯号,显示党内有人对现行决策架构与习的用人、用权方式产生不满,进而出手“立规矩”。

与此同时,《求是》杂志7月1日刊出习近平过去历次讲话整理的文章《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经之路》,通篇未见习近平近年强调的“新时代”、“两个维护”与“”等表述,反而强调“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几代人持续奋斗”,将国家发展的“伟业”从个人功绩淡化为集体奋斗的过程。

秦鹏分析,这种处理方式实为“打着红旗反红旗”,一方面借用“习语录”延续其政治资产,另一方面也为中共高层未来“去习化”保留转型空间。

秦鹏指出,这场制度性调整并非个案,从军中权力动态、官媒宣传调性,到曾被边缘化的团派人士胡春华与胡海峰近期高调露面,均可看出中共高层内部权力天平正发生微妙变化。他认为,习近平如今虽仍保有党政军最高职位,但实际上已进入一种“华国锋化”状态,表面领导、实则被逐步被架空。

然而,他也提醒,若中共仅透过术语与制度表面微调,未真正改变权力来源与问责机制,恐难平息内部矛盾与外界不信任。国际社会与中国民间对中共改革依然抱持高度怀疑,若新领导层仍仅靠权术续命,而非还政于民,最终恐难逃再度陷入内斗与动荡的命运。

习家军苗华(右)、(左)因搞“团伙政治”被立案调查。图:新头壳合成/图片来源陆网

来源:Newtalk新闻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