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带有抗衡美国主导国际秩序的“反西方国家联盟”性质,自其成立并运营以来,中国一直就是实质性的“东道国”。
因此,金砖2009年成立以来中共国家主席从未缺席峰会,习近平从就任起直到去年也是12年“满勤”(2020~2022年因新冠疫情举行视频会议),今年是他首次缺席。
最近在滞留海外的中国反体制人士之间流传着“习近平下台传闻”,因此有舆论提出,中国权力内部或存在异常气流。
2日,中共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称:“国务院总理李强将应邀于7月5日至8日赴巴西里约热内卢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
受到中国政府审查的网络媒体分析称:“最近1年,习近平主席与巴西总统两度会面,因此放弃访问巴西。”但这并不足以平息质疑,原因是今年的金砖峰会是中国主导将成员国和伙伴国增至20个后的首次元首会晤,习近平缺席完全出乎意料。
此前,金砖一直维持5国(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共和国)体制,但从2024年开始接受伊朗、UAE、埃及、埃塞俄比亚、印度尼西亚等5个成员国的10个伙伴国,这次20个国家将首度会晤。
加之今年美国发动的贸易战争持续升级,外界预测,习近平将以金砖会议为舞台,推动“脱美元联盟”。有北京外交消息人士评价称:“习近平拒绝了设好的宴席。”
因此传言质疑习近平有难言之隐,无法长期离开国内。其中最有力的推测是,他正集中整顿权力,为很可能在8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四中全会)做准备。四中全会被认为是重塑党内权力结构的核心会议。
也有部分美国人士做出了更激进的解读。曾在唐纳德·川普1期政府担任国家安全顾问的迈克尔·弗林在X(前推特)发文主张称:“中国显然正在发生权力转移。”前美国驻百慕大大使格雷戈里·斯莱顿在《纽约邮报》撰文称:“8月,习近平主席可能因为健康问题在四中全会上退位。”台湾《自由时报》侧重习近平下台传闻称:“据推测,习近平的人民解放军亲信何卫东和苗华已被肃清。”6月23日,副主席胡春华主持政治协商会议,同月副总理丁薛祥在俄罗斯与普京会谈的事实也受到了外媒的关注。这些平日里习近平亲自出席的场合均由“替补”上场,其背景难免令人生疑。
但也有舆论反驳,下台传闻缺乏可信度。6月,澳大利亚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发布报告评价称:“习近平掌握所有经济、军事、外交手段,中国的长期目标能够攻击性地得以推进。”今年以来,习近平3次出访国外,亲自主持了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6月30日)和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1日)。7日金砖峰会召开当天,北京将举行隆重的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仪式,届时习近平很可能会发出内部团结的信息。
另有主张称,习近平缺席金砖峰会是出于外交考量。国际刑事法院(ICC)因俄罗斯进攻乌克兰对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发出了逮捕令,普京担忧在巴西被执行遂放弃到现场与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习近平现身金砖舞台,可能会给人留下中国默认ICC决定与俄罗斯保持距离的印象。另外,在必须支持新会员国伊朗的情况下,还可以避免被卷入伊朗和以色列的纷争。
金砖(BRICS)
取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共和国的英文字母首字母组成的新兴经济国家协议体的名称,自诩为以美国和西方为中心的国际秩序的“替代体制”,BRIC于2009年成立,次年南非加入。此后又接受了伊朗、埃及、阿联酋、埃塞俄比亚、印度尼西亚5国加入其中。
来源:朝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