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忻华在一场“川普2.0时代美欧关系新态势”研讨会上指出,川普回归对白宫以来,美欧在经济与技术领域冲突频繁,双方原有的沟通协调机制基本瓦解,战略认知也发生根本变化。川普政府将欧洲的自由主义、进步主义等意识形态视为误入歧途,而欧盟则批评川普的重商主义和保护主义破坏其经济与政治秩序,并启动对美“去风险”策略。
忻华指出,欧盟在技术与经济层面上面临“三重焦虑”:科研与产业竞争力焦虑、地缘政治韧性焦虑,以及关键资源与数据控制的焦虑。而这一焦虑,也重新定义了欧盟对中共国的态度。他强调,欧盟原在2019年对中共国的战略定位是“合作伙伴、竞争者与制度性对手”,如今这一框架已被打破,竞争性甚至冲突性成为中欧关系的主轴,“欧盟现在觉得中共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敌对阵营的一员。”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川普的政策令欧洲痛苦,但欧盟并未因此与中共拉近关系,反而试图利用中美矛盾“火中取栗”,促使中共做出对欧洲有利的让步。在忻华看来,这反映出欧盟对中共“挑战性”和“威胁性”的深层担忧,缺乏改善关系的强烈意愿。
欧盟目前正逐步重组供应链,减少对中共战略依赖,并加强对中共投资与并购的防范,防止战略资产落入中共手中。中共与欧盟在电动车与烈酒等领域的贸易摩擦也在持续升温。欧盟去年对中共国电动车加征反补贴关税,中共则在7月5日开始对白兰地加征最高34.9%的反倾销税,贸易对抗趋于常态化。
尽管如此,忻华认为,中共仍有操作空间。他指出,美国对中共存在明确的战略安全与军事防务敌意,但欧洲并无类似战略对抗文化,因此冲突虽有,但不至于持续激烈。再加上欧盟27国分歧巨大,中共可施展“各个击破”策略,利用欧洲“两边下注、摇摆不定”的外交习性继续拉拢。
然而,从总体战略趋势来看,川普回归加速欧美分裂,却也未带给中共实际外交红利。反而在西方世界普遍“去中共化”与“防风险”的主基调下,中共被欧盟视为更明确的制度威胁,孤立趋势愈发明显。
原文链接:重大转向!是敌人!27国悄悄定位北京(图),来源:阿波罗网王笃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