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持續了兩個月的中印邊界對峙,讓人們頻繁地聽到一個似曾熟悉的名字:錫金。如果站在2005年以前中國出版的世界地圖前,你會發現這是一個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小國,可是,在2005年以後中國出版的世界地圖上,這個歷史上與中國有著密切聯繫的小國已不復存在,因為中國已於2003年承認錫金是印度領土,更準確地說,承認了印度於1975年對錫金的吞併。如今的錫金已是印度的錫金幫。
從前中國版世界地圖上的錫金版圖
錫金從一個獨立的世襲王國,到淪為印度的保護國,再到成為印度的「聯繫邦」,直至成為印度的第22個邦,可以清楚地看到這樣一個脈絡:印度從1947年獨立后,就處心積慮要把錫金納入自己的版圖,28年裡步步為營,不斷蠶食,最終在1975年完成了吞併計劃。又經過28年時間,得到了中國對錫金歸屬的正式承認,掃除了國際承認上的最後一個障礙。至此,印度大功告成。
回顧這個過程,我們不難發現,錫金一直籠罩在悲哀之中。這個小國就像夾在龍象之間的一隻松鼠,它與龍更親近,可是龍出於種種原因,不拉,也不放棄;而象卻是極為貪心,極力地要捲走它,最後松鼠成了象的附屬物。龍始終不願意承認,堅持說,松鼠是自由的。直到有一天,龍終於開口了,對象說,這隻松鼠是你的。
印度版印度地圖,箭頭所指為「錫金邦」
錫金古稱哲孟雄,原屬吐番(西藏)的一部分,9世紀成為獨立部落,但境內寺院仍隸屬於西藏各大寺。19世紀中葉,錫金淪為英國的勢力範圍。1890年3月17日,清政府與英國在加爾各答簽署《中英藏印條約》,清政府承認錫金為英國的保護國,並劃定了西藏和錫金的邊界。這是錫金遊離出中國的第一步。可是,1918年情況發生了轉機,英國把政權還給了錫金第11任卻嘉(國王)扎西南嘉,錫金又成了自由身。
錫金王國第11任卻嘉扎西南嘉
錫金命運的真正逆轉發生在印度獨立之後。英國人走了,印度認為機會來了。1947年,印度與錫金簽訂《維持現狀協定》,繼續往錫金派駐專員,此時,印度人儼然取得了英國人當年的地位。與此同時,扶持錫金國大黨發起不合作運動,要求國王進行改革。1950年12月,通過簽訂《印度錫金和平條約》,印度將錫金變為自己的保護國,攫取了錫金的國防、外交和經濟大權。1968年8月,錫金首都甘托克爆發反印示威,要求廢除《印度錫金和平條約》,爭取獨立。印度急忙調派大批軍警前去鎮壓,成千上萬名錫金民眾被打死打傷,數千人遭到逮捕。1973年4月,印度強行對錫金實行軍事接管。兩個月後,印度操控的國大黨在議會強行通過憲法修正案,使錫金成為印度的「聯繫邦」。錫金民族黨及其支持者被迫進行武力對抗,但隨後遭印軍鎮壓。1975年4月9日,印度軍隊解除了國王衛隊武裝,軟禁了國王頓珠南嘉。隨後,由印度操控的錫金議會宣布廢黜國王,幾天後通過「公投」宣布併入印度,5月16日,印度議會宣布錫金正式成為印度的一個邦。
1975年5月16日,倫達多傑(右)宣誓就任錫金邦首位首席部長
在中國,想找到佩服印度人的人是件很難的事。很多中國人瞧不起印度人,可是回溯歷史,我們必須承認,就蠶食和控制鄰國來說,印度的確是個高手,也是黑手,只要出手必定是狠招兒。印度人很清楚錫金民族黨和國王都想擺脫印度人控制,情感上親中國,所以他們就竭力支持錫金國大黨在議會裡做局,當發現民族黨已經不想繼續議會鬥爭后,就立即宣布其抗議活動為騷亂,並出動軍警鎮壓,隨後讓國大黨以獨角戲的方式在議會強行修改憲法,舉行了一個在大批軍警監控下的全民投票,然後向全世界宣告,錫金人民要求錫金併入印度。
1975年5月16日,錫金王國第12任卻嘉頓珠南嘉(左二)被廢黜
與印度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中國在錫金問題上幾乎無所作為。印度在1971年底取得第三次印巴戰爭勝利后,就做出了吞併錫金的決定,此後兩年時間里一直在為這一目標做準備。而1971年9月中國剛剛發生了林彪叛逃的913事件,中國連巴基斯坦都無暇支持,就更談不上顧及錫金了。1974年5月18日,印度在拉賈斯坦邦的沙漠里成功進行了第一次核試驗,試驗成功讓印度人信心爆棚。
錫金民族黨為阻止國大黨的修憲陰謀,從時年5月29日到6月20日,向中國駐南亞各國以及聯合國機構發出求援電報達149封之多,要求「政治調停」或「武裝干預」。在最危急時刻,民族黨在本黨黨部大樓頂層懸挂起五星紅旗,同時致函世界各主要國家外交機構,宣布錫金一切外交事務自當日起交付中華人民共和國負責。然而,當時的中國正忙著搞批林批孔運動,除了發布幾分譴責聲明外,並沒有精力和能力去提供支持。
毛澤東忙於批林批孔,對錫金問題坐視不理
結果,親中國的民族黨及其支持者被血腥鎮壓,次年,一直想擺脫印度控制的頓珠南嘉被逐出王宮,從此,古老的喜馬拉雅山王國錫金不復存在。如果說把錫金看成是一個拳擊台、中印是兩個拳擊手的話,那麼可以說印度連連出拳,而中國卻幾乎沒有出招,印度獲得完勝。
美麗的錫金首都甘托克
印度雖然吞併了錫金,但是內心並沒有完全踏實,因為錫金還有很大的反對力量,特別是被廢黜的錫金國王頓珠南嘉。頓珠南嘉於1963年12月5日繼承王位,是前國王扎西南嘉的次子,他一直試圖擺脫印度的控制,1968年爆發的大規模反印示威活動就得到了他的支持。所以,印度人早就把他視為眼中釘,處心積慮,終於在他在位12年後將其廢黜。不久,頓住南嘉流亡美國,但他明確表示,印度吞併錫金是非法行為,拒絕放棄王位,認為自己仍是錫金第12任卻嘉。所以,雖然印度已控制了錫金,但錫金末代國王的存在卻長久以來是印度的一塊心病。
坦率說,頓珠南嘉的存在以及他堅決反對印度吞併錫金的態度,對於中國來說是牽制印度的一張好牌,但是,這副牌中國並沒有打好。
錫金國王頓珠南嘉的第一任妻子桑頗.桑吉德西是西藏人
很多人並不清楚,頓珠南嘉與中國有著密切的聯繫,他的第一任妻子桑頗桑吉德西是西藏人,二人於1950年結婚,桑吉德西來自西藏最顯赫的桑頗家族,其父親桑頗才旺仁增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曾擔任西藏軍區副司令員,其姐姐唐麥貢覺白姆是西藏婦女工作的開拓者之一,曾長期擔任西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
錫金國王的西藏岳父桑頗.才旺仁增是解放軍少將,文革時被批鬥和虐待,1973年在拉薩抑鬱而終。
然而,對於錫金國王的這位西藏岳父,中國卻沒有好好對待,文革開始后,才旺仁增被誣陷參与1959年西藏叛亂,隨後被撤銷一切職務,在印度人策劃吞併錫金之時,紅衛兵抄了才旺仁增的家,對這位與錫金王室有著姻親關係的人大肆批鬥。1973年6月,才旺仁增在拉薩抑鬱而終,而就在兩個月前,印度對錫金實行了軍管。試想,如果才旺仁增不遭到誣陷、罷免、批鬥和虐待,將是中國與錫金交往多好的紐帶,對於印度試圖吞併錫金也或將起到一定的牽製作用。
可是,歷史從來沒有如果。歷史就像我們的故鄉,只有回望它時,你才會意識到自己原來是那麼在乎它,但時過境遷,再多的感慨和遺憾都只能湮沒在歲月的雲煙之中。
來源: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