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2025年7月3日】(希望之聲記者李慧綜合報導)
盛夏的北京,熱浪滾滾,卻擋不住中南海忽然降溫——中共政治局內部一陣寒風乍起,震蕩全場。
最近一次中共高層會議,原本被外界視為例行公事,卻意外拋出一枚權力震撼彈:會議避談經濟,反而通過了一部乍看無害、實則刀刀見骨的《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工作條例》。這份看似技術性文件的背後,藏著的是對「習式小組治國」體系的針對與限縮。體制內人士低聲私語:「這哪是條例,分明是將那頂『一尊』的帽子,悄悄摘了下來。」
它不是政策微調,而像是一場「權力鬆綁」的無聲預演。
時隔兩個多月後,中共終於在6月30號召開了政治局會議。然而,查看黨媒的報導卻發現三大異常。
首先是間隔時長刷新習近平上台後的紀錄。
中共一向強調「規律性會議」象徵體制運作正常,然而今年4月25日之後,整整65天,中共中央未曾召開一次政治局會議。黨媒也悄無聲息,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
並且就在這段「真空期」中,習近平突然神隱15天。
直到6月4號才傳出他在中南海純一齋攜妻女和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吃家宴」的消息,
隔日又傳出了他會見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的畫面。但並未見他現身公開場合,引發外界對其遭「軟禁」的種種猜測。
其次是議題的反常。
每年6月的政治局會議通常是為7月的經濟工作會議鋪路,討論下半年經濟政策。今年卻破天荒地完全迴避經濟,轉而審議「決策議事協調機構」條例。而這些被收編的「協調機構」—各類委員會與領導小組,恰恰是習近平過去十年打造個人集權體系的核心支柱。在他一手操刀之下,這些組織架空了中共國務院,使得整個中共治理架構圍繞習一人轉動。
如今,這場會議卻要「進一步規範協調機構的設立與執行」,其中關鍵一句:「做到統籌不代替、到位不越位」——幾乎是在直接打臉「習氏體系」,像是一道有禮貌的政變公文,把原屬於「一尊」的帽子,一頂頂摘回制度框架中。這實際就是在給習近平早先的小組治國上傢伙,穿約束衣,大大限制其權力。
三是宣傳的異常。
黨媒對本次政治局會議的報道前所未見地低調。新華社通稿全文只有282個字,為歷年來文字最少的一次,且全文中只有一次提到習近平,更不見什麼「二四四二」等習氏權力話術。
小組治國委員會曾是習近平的看家本領,當年的奪權秘籍,怎麼不大吹特吹了?難道黨媒活膩歪了嗎?熟悉內部宣傳口的觀察人士一語道破:不是小編膽子大,是上面有人下了封口令。
6月下旬,外界盛傳中共黨內達成西山共識,習近平成過渡期黨魁已無實權,另有消息說中共成立由胡溫張等人組成的顧問委員會,參与政治局常委決策。加之北戴河會議在即,外界聚焦中共四中全會的會期。然而,本次中共政治局會議對此卻噤若寒蟬,隻字未提。顯示中共內部高度動蕩。
與此同時,中共的內鬥引發海外關注,連美國前情報頭子弗林(Michael Flynn)將軍都在X上發帖說中共正在發生權力更迭,日本知名媒體人中澤克二更是撰文表示習近平政權實力存疑。當然,還有一些國外知名人士也下場熱議,這讓習近平失去權力的消息成了全球輿論熱點。
日前,獨立時評人杜政撰文說,北京反習政治老人放風秋天有變。有分析據此表示,四中全會會期可能定在十月,屆時,大陸可能迎來十月驚變。
這對已經執政13年的習一尊來說,權力儼然已經成了他焦慮的根源。
前內蒙古政府法律顧問杜文形容現在的習近平,像是坐在火山口上。
杜文表示,雖然習近平在新聞聯播里被萬人擁戴,但他私下裡卻時刻擔心民眾的不滿會像突如其來的火山爆發一樣,也許哪天半夜就會被電話驚醒,「報告主席,出事了!」
習近平曾經說過,當幹部要有睡不著覺、半夜驚醒的情況,杜文說,看來這句話不是說說而已,而是習的親身實踐。
杜文還披露,據小道消息,習近平的枕頭下藏著防彈衣。這樣才能讓他稍微安心一些。他曾經提拔的戰友,如今多數被送進秦城監獄。打虎打到現在,習近平身邊已經沒有一個可以說真話的人,剩下的都是噤若寒蟬的臣子和隨聲唱和的應聲蟲。他懷疑那些白天喊他「萬歲」的人,夜裡是否會密謀政變。
對習近平而言,真正的痛苦,顯然不是來自政敵,而是來自那本還沒寫完的未來史書。杜文指,習近平雄心勃勃,想在清史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2018年,他親手推動修憲,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制,把中共黨魁從「十年輪替」的「改革成果」中猛然拉回到「終身制」的原點。雖然當時的黨媒滿版讚頌,但社會輿論卻波濤洶湧。微博、微信短短几小時內刪帖如潮,有人轉發一篇《我為什麼想當皇帝——袁世凱採訪手記》,直擊「一尊」的野心,雖然很快被封殺,卻也一語成讖。
杜文說,習近平內心是絕不希望自己遺臭萬年的,為此他對國內的歷史輿論嚴防s守,發動對「歷史虛無主義」的全面打擊,封鎖對黨史的質疑,屏蔽對毛時代的反思,甚至試圖用行政手段為自己「蓋棺定論」成「不容質疑的偉大領袖」。他不願成為華國鋒第二,也怕被當成袁世凱、洪秀全,甚至晚年的毛澤東。
杜文指,這正是習夜不能寐的根源。
但歷史不是社評,不聽話,不排版,也不審稿。
如果說歷史評價是未來的詛咒,那麼外交孤立就是當下的審判。
過去數年,習近平一手主導的「戰狼外交」全面逆轉鄧小平的韜光養晦。中共外交官從講禮守節的冷靜談判者,變成怒髮衝冠的高分貝控訴者。
英國《泰晤士報》曾用近乎辛辣的語氣形容:這些戰狼是「勇猛的新血」,但早已偏離了外交禮制,像是一群「帶刺的代言人」,用羞辱換取忠誠。
這種對抗全世界的姿態,不只讓西方疏遠中共,也讓習近平本人成了世界外交圈中的「黑洞人物」。
杜文直言:「在那些自由開放的西方領袖眼中,習近平就像一個格格不入的傻子。」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杜文說,作為戰狼外交的幕後老闆,習近平也必須吞下他親手釀製的苦果:經濟困局、技術封鎖、產業鏈外逃、話語權崩潰,悉數反噬回北京。這不再是輸贏的問題,而是存在感本身的瓦解。
歷史一定會記住他,但以什麼方式記住,將不由他本人決定。
當前的政治局,看似還在運作,其實早已成了「散戲前的排演」。有權的人未必還能做主,沒退的人可能早已失聲。真正的問題不是誰坐在主席位上,而是下一個站在天安門城樓的人,是否還能代表中共?
倒數,已經開始。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誠邀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89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