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几天之内,多地的大学内纷纷出现一种奇怪的景象。
学生们开始频繁交流“有人在学校里发神经”这件事。
“听说有人在食堂门口发神经呢!”
有许多路人也偶然听到了此讯,为之一震,更是泛起一丝同情,哎,学习压力。
但等他们观察到这些学生的神情后,却发现有些不对劲:他们不仅没把这当成惨事,反而面露期待,火速前往现场。
如果你对这种现象感到迷惑,不乏尾随他们一同前去,那便能一睹如今所谓“发神经”的真相。
是的,这就是近期风靡国内大部分学校的“发神经”现场。
就是字面意义上的发神经。
我知道你可能会很无语,但请记住,它的目的就是让你感到无语。
其蔓延速度堪比野火,当你还没琢磨过其中的魅力时,学校就已经被神经占领了。
也正如“互动艺术”这个形容,有人发自然也有人领,此活动在校园里格外受欢迎,常常是一张神经发出去,几位学生抢回来。
这也导致一些“神经”被领完后的空白海报,在校园内带来了一阵疑云。
学生们的神经,遍布全球各地,正在进行一个国际化的发。
要是细品“发神经”运动,会发现它其实自带一种独特的幽默感。
它让你以为是发神经,但其实是发神经,而这就显得这件事就很神经。
在这张单薄的纸上,神经闭环了。
且值得一提的是,类似的行为艺术也不是头一回入侵校园。
它本身起源于“撕条式海报“。
在更多年前,人们还用手机号进行古法联络的年代,撕条式海报是一种相当流行的信息传播方式。
那时候,找房子、找家教、找兼职,都靠这么一张简单的纸张来实现信息传递。
但随着二维码的出现,撕条式海报也就变得没什么意义了。
但它很快再度卷土重来。
很多人开始把它当作一种整活方式。
特别是acg向的。
总是用最显眼的形式通知你一下:嘿嘿,也没啥事。
但就是能让人心情好上那么一点,莫名其妙到了纯粹的地步。
来源:地球人研究报告